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勤智双修”,前途无量

野村克也的语录为何能打动如此多人的心灵?其原因在于,作为“棒球人”,他不但拥有压倒一众对手的战绩,而且通过实践获得了知识、经验和理论心得,加上他博览群书,使它们得以精炼和升华。这一切的一切,让即便是与棒球无缘的人,也能从他身上学到很多有用的东西。

作为棒球选手和教练的野村,其战绩可谓辉煌。可他的起点并非一帆风顺,这一点在本书正文中也会有所介绍。野村起初只是一个球队练习生,且不被周围人所看好。实际上,在进入球队的短短1年后,他还收到了解雇的通告。但当时的他坚持要“成为职业选手,赚取相应高薪”,或许是这股火热的执着感染了球队负责人,他总算被允许留下。

可之后迎接他的,也是坎坷非常的职业之路。在加入球队的第4个年头,即1957年,他完成了30支本垒打,成为那一年的本垒打之王。可在之后的比赛中,面对对手的“曲线变化球”的投球战术,他十分头痛。先前超过3成的击球成功率,顿时跌至2.5成左右。在这样的低迷期中,他拼命努力于“预判对手的投球套路”,而这份努力获得了回报——他最终成为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首位三冠王,且创造了职业生涯本垒打总数657支(这在日本职业棒球历史上排第2位)等惊人的球坛纪录,成为王牌选手。

1980年退役后,野村通过他主持的《野村视角(scope)》等棒球比赛的解说和分析节目,使更多人了解了他卓越的棒球理论,这使他人气高涨。1990年,他出任职业球队“养乐多队”的教练,并使这支曾经9年连续止步于B级的球队获得了4次中央联盟冠军和3次日本第一的佳绩。之后,他又先后担任阪神队和乐天队的教练。至此,他作为“日本知名教练”的地位正式确立。

日本棒球圈子有句老话,叫“知名选手成不了知名教练”。可野村却打破了这样的成见,他“既是知名选手,又是知名教练”。而成就这一切的,或许正是他年轻时“试图凭借努力和智慧来超越天才球手”的不懈奋斗。

野村心中的“天才”是像长岛茂雄这样的人。长岛被誉为“职业棒球先生”,其拥有“能够应对各种投球”的体力和才能,而野村则没有这般天赋。但也正因如此,野村当年每天潜心练习“预判对手的投球套路”,靠勤奋挥棒,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

而也只有野村这样的人,才能在“非一流选手”中发现有前途的好苗子,并激发出他们的潜力。再纵观我们这些普通人,平时看到出色能干的人,就会羡慕其才能,并细数自己相应的欠缺,最后自怨自怜地叹息“我是做不到的”。可如果看过了野村写的书,知晓他的语录,就能明白“罗列自身缺陷”的愚蠢,也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在于“缺乏正确的努力”。

奥运奖牌得主们经常会说:“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但另一方面,“得不到回报的努力”的确也存在。这也是为什么有不少人轻视努力本身的价值。但在野村看来,努力既要有“量”,也要有“质”。

要想成事,就必须努力。但野村强调,在努力的同时,还要自问“自己努力的方式方法是否正确”,且唯有以正确的方式方法持续努力,才能有所回报。换言之,仅靠单纯的努力并不能取得成功,必须具备思考“何为正确的努力”的智慧,并予以实行。

野村的诸多语录,便是在传达这种“思考之力”和“奋斗之力”的重要性。假如一个人的人生只取决于其天赋和出生环境,那么人生就成了按照既定路线行驶的轨道交通。而野村指出,除了天赋和出生环境外,人通过“勤智双修”,照样能前途无量。

当下是个严酷的时代,不少人由于疾病或灾害而陷入困境。但越是这样的时代,野村的箴言语录就越有参考意义。哪怕做不到像他那般努力,至少也能学会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智慧,试着闯出一条新路。

若本书中所介绍的野村语录能为各位读者打气,则本人荣幸之至。

在执笔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自由社(出版公司)的伊藤光惠女士、安田卓马先生和仲野进先生的鼎力相助。在此致以衷心感谢。

最后,衷心希望于2020年驾鹤西去的野村克也先生灵魂安息、冥福久长。

桑原晃弥 uguHaIBgn7r114IlQebDpXyDoofYhOKjCJ3ae2S/AzdF8MKOro6VAPyk8zI/cZr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