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免人之死,解人之难,救人之患,济人之急者,德也;德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 同乐 同好 同恶者,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生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六韬·文韬·文师》

《周易·系辞》说“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定义了发展经济、建设文化、依法治国等三大社会正义事业,形成价值正义、意识正义和行为正义三大结构。其中,发展经济居于首要地位,是社会第一正义。从农耕文明引入繁荣的概念,把经济发展的良好状态称为经济繁荣,由此引出了一个问题:怎样创造经济繁荣,或者,经济繁荣的内在逻辑是什么?为此,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结合中国文化的经济思想,优化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尝试构建中国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回答这个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人本主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高度契合。集体主义、人本主义、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分析方法。由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严密的理论逻辑和科学的分析方法可以为中国古典经济学提供根本分析方法。

笔者认为,古典经济学的财富增长论、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生产协作论和市场均衡论,可构建起价值分析为主线的逻辑体系。其中,财富增长论是目标,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基石,生产协作论是主线,市场均衡论是秩序约束,这样能比较完整地构成以协作为基础的数学规划体系结构。以此为基础做出优化,构建中国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以中国古典价值正义的共同富裕框架发展财富增长论,构成共同富裕论;以古典正义论发展劳动价值论,构成价值正义论;古典群众路线丰富生产协作论,构成群众路线论;以辩证法实现正义,发展剩余价值论和市场均衡论,构成市场辩证论;共同富裕论、价值正义论、群众路线论和市场辩证论构成我称之为“中国古典经济学”的“四论”体系。古典经济学的“五论”可以重构为中国古典经济学的“四论”,围绕价值正义的四论一体构成更为严密的逻辑框架。

中国古典的“正义”本质就是“各得其所”——各人得到自己应该所得,包括客观的应该(什么是应该)和主观的应该(如何判定应该),内容对应“正”和“义”两个范畴。“正”反映应然,合乎规律谓之正,是满足真理性要求;“观乎天文”的“天文”就是真理范畴,也称天道、天理、规律等。“义”反映希望,合乎人心谓之义,是满足共识性要求,“观乎人文”的“人文”就是共识范畴,也称民心、人性、人心等。“正义”就是合乎真理的共识、正确的共识。人们的共识合乎真理就是正义,社会就能够顺利发展;人们的共识违背真理,社会发展就会遭遇挫折。规律与人心有四种组合:一是合乎规律也合乎人心,二是合乎规律但背离人心,三是合乎人心但背离规律,四是既背离规律也背离人心。只有第一种组合满足正义要求,能够带来经济繁荣;其余三种未能满足正义要求,不能带来经济繁荣。因此,经济繁荣并不容易。本质上,中国古典正义内涵合乎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中国古典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分析方法为分析工具,以中国文化璀璨的经济思想和丰富的经济实践优化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形成基础更为坚实、逻辑更为完备、力量更为强大的体系框架。本书以此立论,从价值正义的框架、信息架构、经济辩证法、价值原初、需求深化、社会化大生产、市场机制、货币和金融、产业深化等九个方面,讨论中国古典经济学的内在结构和内涵逻辑,构建中国古典经济学的体系框架,以此探索经济繁荣之路。本质上,共同富裕就是经济繁荣,是高质量的经济繁荣和可持续的经济繁荣。

中国古典经济学认为劳动创造财富,劳动是群众实践活动,群众参与经济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决定了经济繁荣的水平,价值正义水平决定了群众参与经济的广度、深度和力度。以树喻之,经济是大树,价值正义是根,群众路线是本,经济繁荣是根深本壮的结果。经济规律可以概述为:价值正义内涵客观真理和主观共识,价值正义水平决定群众路线水平,群众路线水平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遵循价值正义经济就能繁荣,背离价值正义经济就会衰退。因此,价值正义是经济繁荣的内在逻辑和根本道路。 C2HrVBAwbxwdQAIt1s+M9XyDnJrtw9Uftr3ooNC+56+Z7itF5C9gZ1GiNriU+kP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