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方士”演变史

方士就是方术士,又称术士。方土是社会的一个复杂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中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历代正史都载录了他们的事迹,从《后汉书》到《清史稿》都设有方土传。

方士起源于战国时期燕、齐一带的滨海地区,从战国末年,即齐威宣王的时候,这些人便有了他们自己的传授系统。《史记》中将他们叫做方仙道,他们的中心思想是讲求长生,认为服食、祭祀可以成为神仙。

司马迁说他们是“形皆(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班固将他们叫做“神仙家”,《汉书·艺文志》说:“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聊以荡平心意,同生死之域,而无怵惕于心中。”

方士

根据史载,我国最早的方士是和老子时代相仿的苌弘。《史记·封禅书》:“苌弘以方事周灵王(公元前571年~545年),诸侯莫朝周,周力少,苌弘乃明鬼神事,设射狸首。狸首者,诸侯之不来者。诸侯不从,而晋入射杀苌弘。”

早期方士中很多方术,如苌弘的设射狸首,其实是古代巫术中的把戏,说明方士也源于巫觋。战国时著名的方士羡门则是阴阳五行家邹衍的弟子,这又说明了方士和阴阳五行家的关系。因此历来方士所为多指用自然的变异现象和阴阳五行之说来推测、解释人和国家的吉凶祸福、气数命运的医卜星相、遁甲、堪舆和神仙之术等。

至秦时,由于秦始皇幻想获得不死之药,因而方术之士十分活跃。得到秦始皇宠信的第一个方士便是徐士(福)。《史记·秦始皇本纪》:“齐人徐士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遗徐士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汉武帝时,由于汉武帝笃信方术,故方士大兴,东汉以后,方士逐渐走向没落,但他们的流裔,则仍不绝如缕。

相关阅读
有没有徐福求仙这回事

传说黄帝因登泰山封禅而成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通神为目的,登泰山封禅,一心想会会神仙。当时有很多方士,想趁此时机发迹,于是就编造了各种有关神仙的传说。

齐人徐福直接上书秦始皇,绘声绘色地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上面住着很多神仙,如果带上童男童女入海,便能从仙人那儿求得仙药。

秦始皇相信了徐福的话,于公元前210年,派徐福率“童男童女三千人”和“百工”,携带“五谷子种”,乘船泛海东渡,成为迄今有史记载的东渡第一人。徐福从此一去不返,他的下落也成为一个历史之谜。

很多人认为,徐福东渡是去了日本,是他建立了日本王朝,他就是神武天皇。日本的新宫市,至今还保留着徐福墓和徐福祠。此外,在日本,徐福还被尊为农耕神、蚕桑神和医药神。纪念徐福的祭祀活动在日本也历千年而不衰。

对此,有一些学者,特别是一些日本学者表示怀疑,他们认为徐福东渡只是一个传说,甚至怀疑历史上并没有徐福这个人,认为在日本的遗迹是后人伪造的。然而,在《史记》里,司马迁把徐福记为“齐人”。20世纪80年代,发现徐福的故里在江苏省赣榆县,在徐福村,考古专家还找到了有关徐福东渡日本的大量史实。 uue1lkPZszlLvG797+QwTlxtkgd+r8vfoSfCVBHWAM0d1pnPffNHHtUMlsZ7Oen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