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马帝国崩塌后,欧洲的卫生文明随之瓦解。1348年黑死病肆虐伦敦的幽暗巷道,约克公爵的花园竟成了露天公厕。瘟疫医生在鸟嘴面具里填充草药时,无人察觉脚下的污物恰是死神滋生的温床。
转折来自亨利八世一次恼火的宫廷事故。1530年某晚,国王在汉普顿宫夜壶倾翻,秽物浸透国王的貂皮睡袍。震怒之下,御用工匠约翰·哈灵顿被召唤而来。
当1596年哈灵顿在《阿贾克斯变形记》中公布设计图纸,整个欧洲屏住了呼吸:木制高背座椅下接铅皮水箱,拉绳触发阀门时水流轰鸣而下。然而贵族们嗤笑为“魔鬼的喇叭”,教会则斥责冲洗声惊扰祷告。
真正开启现代纪元的,是1775年伦敦钟表匠亚历山大·卡明斯的关键专利。他在陶瓷水箱底植入U形弯管:冲水瞬间水流制造虹吸效果,管口封存清水屏障隔绝秽气。这个看似简单的物理构型改写了历史,至1880年,英国已出现覆盖70万人的排污管网。
东方世界的觉醒则更加曲折。1863年上海租界首次引进抽水马桶,围观百姓误认其为“食人怪箱”,致使英商在《北华捷报》刊登启事:“此物乃净身之器,非食童恶魔”。同年日本横滨出现第一批西式厕所,当地画师在浮世绘中惊悚描绘——如厕者悬坐高台仿佛即将坠落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