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法律纠纷怎么办?这是每个人在生活中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我国,人们的社会联系广泛,上下级、亲戚朋友、老战友、老同事、老同学关系比较融洽,逢事喜欢讲个熟门熟道,但如果人情介入了法律和权力领域,就会带来问题,甚至带来严重问题。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要求“加大普法力度,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八五”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目标在于引导群众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改变社会上那种“遇事找人不找法”的现象。
公正善良之法、有法可依是“遇事找法”的前提和保证。“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律应当成为人们的信仰,让人们相信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让人们相信合理合法的诉求能够得到及时公正的实现。截至2023年10月,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共有299件。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在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
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在讨说法、打官司、谈条件之前,首先要知道自己遇到的事属于哪一类、法律是如何规定的。为了帮助遇事犯难的人们解决难题,引导人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我们以常见纠纷类型为依托,组织编写了本套遇事找法丛书。
本丛书以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常见法律问题为目录,方便读者以最快捷的方式查找到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设置四大板块:遇事、说法、找法、举一反三。
【遇事】 板块收录了各类纠纷的生活化小案例,方便读者对号入座,从案例中找到共鸣。
【说法】 板块旨在用最简洁的话语告诉读者最可行的纠纷解决办法和最可能的纠纷处理结果。
【找法】 板块附上了与“事”对应的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规定,方便读者及时查阅。
【举一反三】 板块旨在帮助读者通过一个问题类推出同类型纠纷的解决方法。
本丛书的宗旨:让您读得懂、传得开、用得上,遇事不慌不犯难,助您最便捷地解决法律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