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科技、社会的发展,常见、多发的刑事犯罪类型也随之发生一定变化。近年来,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案件数量不仅逐渐增多,对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对社会稳定的破坏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出现“爆雷”的非法集资类案件,不仅给广大公众带来经济损失,还给整个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严格依法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行为,对于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保障民生福祉和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秩序有序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刑法分则第三章集中规定了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罪名,包括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走私罪,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危害税收征管罪,侵犯知识产权罪,扰乱市场秩序罪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破坏市场秩序的犯罪行为。该章涉及的罪名众多,将近占刑法所有罪名的四分之一,且涵盖的领域范围广,犯罪发生的概率和形态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关系,因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即便是专业审理该章罪名的刑事审判人员,也可能难以了解全部罪名的审理要点和难点。不同的人对同样的法律规定可能出现不同的理解,类似案件在适用法律时可能出现不同的结果。为了让读者集中了解、掌握该章罪名,我们编写了本书。在结构上,针对每一节罪名编写了综述部分,其中包含每节罪名的概述、基本特征以及难点问题,针对每一个具体的罪名选取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论述,力求为法律职业人员办理涉及该章罪名的相关案件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参与该书编写工作的人员包括江伟、刘璐、张雪洋、孙燕、鲍艳、魏小项、向党、张小旭、张之、赵羚男、谢兆勇、魏晓田、胡柳青青、马聪等,均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的法官和法官助理,该庭专门负责审理包含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件在内的经济犯罪案件。本书编写人员普遍具有法学专业硕士或博士学历,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根底。他们在忙碌的审判工作之余,经过慎重选择、精心组稿、反复推敲、不断修订,前后历时近一年才最终完成即将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的书稿。尽管如此,书中有些观点难免可能仍有争议,欢迎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本书的编辑出版是我院刑事审判部门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既是对实践的总结,也是对理论的一些思考!感谢中国法制出版社王熹编辑的大力支持,王熹编辑对本书提出了很多有益建议和修改意见,本书也是他积极促成的结果。在此表示真挚的感谢!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谭劲松
2023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