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条 【立法目的】

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理解与适用】

本条是关于行政诉讼法立法目的的规定。

行政诉讼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行政诉讼目的直接体现行政诉讼制度的价值取向,也是设计和构建行政诉讼制度的基点,并指导行政诉讼实践。行政诉讼的立法目的包括:

第一,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所谓公正审理行政案件,是指人民法院在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正确适用法律,做出正确的裁判。所谓及时审理行政案件,是指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的各个阶段,都应当按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期间,避免案件久拖不决。

第二,解决行政争议。行政争议是行政主体在行使公权力过程中与相对人之间发生的、依据公法可以解决的争议。这一目的是2014年修改行政诉讼法时新增的,旨在强化通过行政诉讼化解行政争议的作用,以法治方式解决行政争议。实践中,很多案件行政审判虽然结束了,但行政争议依然没有解决。因此,行政审判的重要目的就是解决行政相对人与行政机关之间的行政争议,真正做到“案结事了”。

第三,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行政诉讼的最主要目的是为遭受行政机关侵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供救济途径,通过诉讼方式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随着现代行政管理活动日趋广泛和复杂,行政侵权现象时有发生,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害。如何为受害人提供充分有效的法律救济,是现代法治国家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众多的救济途径中,行政诉讼可谓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法院通过撤销或者确认违法具体行政行为,改变显失公正行政处罚行为,判令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承担赔偿责任等多种方式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供了充分有效的救济。

第四,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行政诉讼法是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实施监督的法。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法院通过审理行政案件,有权撤销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不仅意味着对行政行为的否定评价,而且也是防止行政机关再犯同样错误的重要监督方式。

(撰写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张红) MJZJDjdlj0Ut0FfP/iy3pmC9uPVDJ4TwMtcJM6AozezUf05kNWB+r0GwLO311G1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