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专题一
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

考点1 基本原则

续表

考点2 审判组织(合议制与独任制)

续表

考点3 回避制度

1. 回避主体:审判人员、法官助理、书记员、司法技术人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和执行员。审判人员,包括参与本案审理的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

院长担任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决定。

2. 回避的方式

3. 对回避决定的救济。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4. 回避的法律后果。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

5. 申请回避的时间: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

考点4 审判公开和两审终审

1. 审判公开。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2. 两审终审

【专题练习】

1.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诚信原则的基本精神,下列哪一选项符合诚信原则?

A.当事人以欺骗的方法形成不正当诉讼状态

B.证人故意提供虚假证言

C.法院根据案件审理情况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不予采信

D.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任意进行取舍或否定

2. 某区法院审理原告许某与被告某饭店食物中毒纠纷一案。审前,法院书面告知许某合议庭由审判员甲、乙和人民陪审员丙组成时,许某未提出回避申请。开庭后,许某始知人民陪审员丙与被告法定代表人是亲兄弟,遂提出回避申请。关于本案的回避,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许某可在知道丙与被告法定代表人是亲兄弟时提出回避申请

B.法院对回避申请作出决定前,丙不停止参与本案审理

C.应由审判长决定丙是否应回避

D.法院作出回避决定后,许某可对此提出上诉

【专题练习答案及详解】

1. C。《民事诉讼法》第13条第1款规定,民事诉讼应当遵循诚信原则。这就意味着参与民事诉讼的各种主体均应当本着诚实善意的理念行使诉讼权利,实施民事诉讼行为,而不得滥用其诉讼权利。具体而言,诚实信用原则禁止当事人以欺骗性的方法形成不正当诉讼状态,禁止证人提供虚假证言,因此AB项违反诚信原则。此外,诚信原则要求法院依法决定证据的取舍,不得任意进行证据的取舍与否定,因此D项违反诚信原则。《民事诉讼法》第68条规定,法院可以根据案件审理情况决定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是否采信,因此C项符合诚信原则,当选。

2. A。《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本书以下简称《民诉解释》)第43条规定,审判人员是本案当事人近亲属的,当事人有权申请其回避;此外,《民事诉讼法》第48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因此,A项正确。《民事诉讼法》第48条第2款规定,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因此,B项错误。《民事诉讼法》第49条规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因此,C项错误。《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申请人对回避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因此,D项错误。 1vmqt8Wj0yPHcJbbM7sF6kkzfuj9j9mXjHHwgSwZl2AUbgvYLjQn6Z26j6VpraP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