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是一台自动机。这个词在17世纪被创造出来(复数形式为“automata”),指的是在没有外部影响的情况下,主要由自己的原动力驱动,执行某些重复的运动和动作模式的人工制品。有时,它也会模仿人类和动物的动作。早在基督以前的古代,人们就设计出了精巧的机械自动装置,主要是为了满足富人的娱乐需求,但有些具有非常实用的性质,例如,据说水钟就是公元1世纪亚历山大的工程师希罗发明的。15世纪在意大利发明的重量驱动的机械时钟,是这种自动机的一个非常成功和持久的派生物。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中,由托马斯·纽科门(在1713年)发明,后来由詹姆斯·瓦特(在1765年)等人改进的“常压”蒸汽机,能驱动水泵从矿井中抽水,它是另一个实用的自动机实例。
因此,能够执行这样或那样物理动作的机械自动机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模仿认知行为的自动机出现的时间则要晚得多。一个著名的例子是,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英国神经生理学家格雷·沃尔特发明的“乌龟”机器人—“机器冒险者”。但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发展起来的自动电子数字计算机,则标志着一个全新的自动机类的诞生过程;因为计算机是用来模拟和模仿某些人类思维过程的人工制品。
将计算视为模仿人类思维的一种方式—将计算机视为“会思考的机器”—是一个非常有趣、令人不安和有争议的概念,我将在后面讨论这个概念,因为它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人工智能(AI)的根。但是,许多计算机科学家更愿意在他们的学科中不那么以人类为中心,有些人甚至否认计算与自主人类思维有任何相似之处。19世纪40年代,查尔斯·巴贝奇的同事、英国著名数学家阿达·洛芙莱斯伯爵夫人就指出,巴贝奇设想的机器(称之为分析机,一个世纪后成为现代通用数字计算机的第一个化身)没有“自诩”可以自行启动任务,它只能做人类命令它做的事情。现代人工智能怀疑论者经常重复这种观点,比如电子计算机的先驱之一莫里斯·威尔克斯爵士。他在20世纪末发表了一篇与洛芙莱斯的设想类似的文章,他坚持认为计算机只做“写下的程序要它们做的事情”。
那么,是什么让计算机与其他所有类型的人工制品(包括其他类型的自动机)区分开来的?是什么让计算机科学成为一门独特的科学学科的?
在本章中,我将把计算机视为“黑盒子”。也就是说,我们或多或少会忽略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这些会在后面讨论。目前,我们将把计算机视为一种通用的自动机,只考虑它做了什么,而不考虑它是如何做这些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