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5 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1.5.1 供应链体系的社会属性及其扩展

随着供应链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对供应链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扩展。供应链管理最初发源于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活动,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及壮大,除了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本身得到了理论和实践上的长足进展外,供应链管理还上升到了国家经济建设体系的宏观战略层面。社会对供应链管理的认识也从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体系扩展到其他相关领域,使供应链管理在社会经济体系建设和发展中的价值更加突出。为了便于表达,这里将其称为供应链体系。图1-4就是从更大范围描述的供应链体系构成示意图,下面对其做简要说明。

图1-4 供应链体系构成示意图

根据组成供应链体系的要素起的作用不同,可以将供应链体系分为供应链运营和供应链基础两大部分。供应链运营指的是围绕核心企业组成的企业群体开展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这是构成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决定国家整体竞争力的基础,如工业、农业、流通业以及各类服务性企业。供应链基础指的是为使供应链运营得以有效进行而提供的基础性资源支撑,包括:支撑供应链运行的物流网络,如公路、铁路、航空、航运等基础设施及相关运营企业或政府主管部门等,构成畅通的供应链通道,为供应链主体企业的高效运营提供支撑;信息网络,如互联网、物联网(IoT)、移动商务、公共信息共享等各类平台;支持供应链发展的宏观产业政策等。显而易见,供应链基础的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

根据供应链运营的主体内容不同,可进一步将供应链运营分成产业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如前所述,产业供应链是供应链体系的核心,如由各种工业企业、农业企业、流通企业以及消费服务类企业组成的供应链;服务供应链,这里特指为产业供应链提供 供应链管理服务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ervice)的企业,还有金融、保险、第三方物流、物流平台企业等,它们共同为产业供应链运营的主体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服务,助推产业供应链提升其竞争力。

基于以上叙述,我们不难理解现代供应链受到全社会关注的原因了。此外,研究供应链体系还有助于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找到其在供应链体系建设中的定位,找准发展方向。对政府主管部门而言,其同样可以在供应链基础中的通道建设、助推供应链的产业政策等供应链体系建设上大有作为。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洛杉矶阿拉米达货运走廊(Alameda Corridor)的建设,它是以全球多式联运为代表的供应链通道建设的经典之作。

供应链聚焦

洛杉矶港是美国最繁忙的港口。洛杉矶港包括长滩和洛杉矶双子港,是美国最大的集装箱港口,美国大约35%的进出口产品需要通过洛杉矶港,所以洛杉矶港承担了美国西海岸70%的集装箱吞吐量。洛杉矶交通运输系统受到基础设施的制约。这些在100多年前建成的港口,其巨大货运量的集疏运给洛杉矶城市道路造成了重大压力。

BNSF铁路公司和联合太平洋公司在该区原有四条单向铁路引入港口,它们采用的重载列车最长可达2.5km,四条铁路与城市道路形成200个平面交汇道口,每天约有35列火车,以32km/h的速度通过这些道口。港口与城市之间的矛盾不堪设想。

1995年,联邦政府授权采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开始在港口后方建造著名的阿拉米达货运走廊,解决了多式联运“中间一公里”的问题。阿拉米达货运走廊有效解决了货运铁路分割市区的现象,以往200个平面交汇道口不复存在,不再造成市区拥堵,列车运行速度提高了一倍,货车运输排放降低80%以上,噪声降低90%。经济效益上,列车运行时间缩短30%,等待时间缩短75%,港口交通延误减少90%,减少了23%的集装箱货车转运量,节省了巨额的货车短驳费用,港口的铁水联运比例超过1/3,尤其是洛杉矶港有60%的货物经由阿拉米达货运走廊运往全美地区。

资料来源:搜狐新闻网。

1.5.2 供应链:国家竞争力视角

供应链的资源整合、协调运作和全球优化的思想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人们认识到,供应链管理不仅是企业的竞争利器,同时还事关一个国家的全球竞争力。为此,有些国家从国家竞争力的角度对供应链进行了宏观管理,例如美国早在2012年就开始将供应链纳入政府管理的视野。

1.美国政府供应链发展战略

2012年10月1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新闻稿,宣布启动新的供应链竞争力咨询委员会,就行业问题向美国商务部、交通部和其他政府机构提供建议。该委员会将作为行业和政府之间的联络人,确保与制造商、分销商和出口商定期联系,委员会的建议将有助于制定助力供应链发展的国家政策,帮助美国企业提升在全球的竞争力。

美国政府不仅关注企业在供应链体系建设上的问题,还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加强对供应链的管控。2012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美国国土安全部公布的美国《全球供应链安全国家战略》,该战略设定了两个目标。

•促进商品的高效和安全运输。促进合法贸易及时而高效地流动,同时维护和保障供应链,使之免受不正当的利用,并降低其在破坏面前的脆弱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货物通过全球供应链运输时,将加强其完整性,还将在这一过程中及早了解并解决各种威胁,加强实体基础设施、交通工具和信息资产的安全,同时通过提高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流程的现代化水平充分发展贸易。

•培养具有弹性的供应链。建立一个准备应对而且能承受不断变化的威胁和危害并且可以从中断中迅速恢复的全球供应链系统。

除此之外,美国政府其他部门也纷纷在供应链相关领域制定推进供应链发展的政策,试图在全球竞争中维护美国企业的竞争力。

2.中国政府在供应链发展中的政策与措施

我国政府也充分认识到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并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了加强我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塑造强大的供应链竞争力,我国相继出台了多项举措来推动我国企业的供应链建设。

2017年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84号),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从企业行为上升到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体系建设层面,赋予供应链创新更重要的职能。2018年,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发布了《商务部等8部门关于开展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的通知》(商建函〔2018〕142号),在全国选择55个城市和266家企业,分别作为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进一步推动84号文件落地生根。

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如何从供应链角度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创新发展以推动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成为国家和企业关注的焦点。逐步建立以数字化转型和创新为基础的供应链高效运作能力、供应链智能运营能力、供应链韧性和安全能力、产业链生态整合能力,必将大力推动我国产业链的健康、持续发展以及有效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

供应链的高效运行离不开物流网络的支撑。为了给供应链运行提供优良的通道和网络基础,国家出台了加强物流基础建设的政策和规划。2018年12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就是要解决部分物流设施运作相对独立、信息不透明、物流网络不健全、衔接不顺畅等问题,整合分散的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加强物流设施间的协同运作,为物流高质量发展、供应链高效运作提供有力支撑。

这几件推动供应链体系建设发展的大事,极大地调动了全国各行各业的积极性,许多企业已经逐步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价值,主动从传统的管理模式迈向供应链管理模式。特别是在全球贸易充满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打造具有强大韧性的供应链,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更是具有独特的价值。

1.5.3 供应链管理向行业细分发展

供应链企业在实践中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及需求,社会上出现了围绕供应链管理的服务性企业,逐渐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为核心的、为产品制造或流通企业供应链提供管理服务的业态,最终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并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种统计类别。

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在现实世界的供应链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的情况下产生的。

1.供应链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在企业的供应链管理中,管理者要从提升整体供应链竞争力的角度,全方位地制定供应链战略和管理策略。在企业日常的供应链管理业务中,有象征本企业核心业务的管理,如采购/供应、研发、生产、交付等,这是任何一个产品生产企业供应链的主体业务,显而易见,管理人员要把这些业务流程抓紧抓好。除了供应链的主体业务以外,要想使主体业务达到预期目标,还有很多辅助性的工作要做好,如仓储管理、订单管理、进出口管理、融资管理等。这里不妨将上述内容称为经典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如图1-5所示。

图1-5 经典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虽然这些辅助性业务并不是企业的核心业务,但是在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管理者要花费很多精力对这些辅助性业务与主体业务的协同进行协调,甚至有时花在辅助性业务上的时间比花在核心业务上的时间还要多,而且效果还不一定好。

2.供应链管理服务的业务模式

21世纪初,供应链管理模式已经出现在企业中了,但那时整体市场的竞争并不像今天这么激烈,外部的不确定性也不像今天这样复杂,所以,一般的管理者还能够掌控企业供应链的主体业务和辅助性业务的融合。但是,时至今日,全球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变化越来越无从捉摸,特别是竞争对手的供应链管理水平在整体上逐渐提高,由此带来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供应链管理者感到力不从心,无法兼顾供应链的主体业务与复杂的辅助性业务。企业供应链管理者出现了这种需求,因此有些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企业发现了新的市场机会,它们开始打造以提供供应链辅助性业务服务为主的商业模式,为供应链企业提供除核心业务以外(一般情况下)的管理服务,并且逐渐在社会上形成了自己的口碑和吸引力。

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的出现,使企业供应链管理者得以将供应链运作的辅助性业务外包出去,自己则专注于核心主体业务,有力地促进了供应链各种能力的提升。有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参与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如图1-6所示。

图1-6 有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参与的供应链管理体系

3.供应链管理服务业态的作用

我国政府主管部门认识到了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在提高我国工业、农业和流通业供应链整体竞争力方面的价值,在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的成长上给予了政策和市场发展的支持。例如,《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明确了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地位,将其纳入“商务服务业——7224——供应链管理服务”,单列统计类别,这一举措为这类企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

同时,《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还明确了供应链管理服务的含义。该文件认为,供应链管理服务是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规划、控制和优化,将单一、分散的订单管理、采购执行、报关退税、物流管理、资金融通、数据管理、贸易商务、结算等进行一体化整合的服务”。

以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为主体的业态的出现,对于尽快提高我国各个行业的供应链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通过创新的各种供应链管理服务模式,解决了供应链管理者面临的各种问题,使他们能够借助供应链管理辅助性业务外包,并且与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形成战略联盟,从整体上优化更加广泛的供应链运作所需的资源,发挥我国企业在科学管理上的后发优势,这对于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上的话语权具有重要的价值。

1.5.4 数字化时代的供应链管理

21世纪,数字化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供应链管理模式发生巨变。数字化时代下,企业得以通过数据分析、人工智能(AI)、物联网等先进技术,重构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提高竞争力。例如,Uber(优步)利用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算法实时匹配司机和乘客、优化司机的路线和调度,以减少等待时间和提高运输效率。这种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 (digital supply chain management)彻底改变了供应链物流业的运营模式,为供应链企业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星巴克利用其移动应用程序打造了一种无缝的顾客体验,允许顾客远程下单和支付,大大减少了顾客的等待时间,同时收集顾客偏好数据来进行个性化推荐和服务。这不仅提高了顾客满意度,还优化了库存管理和员工调度,实现了更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沃尔玛采用区块链技术追踪其食品供应链中的产品,从而确保食品的来源可追溯和安全。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消费者信心,还优化了库存管理、减少了浪费。在医疗行业,数字化技术使得远程诊疗成为可能。在远程医疗服务中,医生可以通过视频会议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减少了患者的等待时间和交通成本。此外,利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管理患者的健康信息,提高治疗效率。

数字化转型重新定义了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也为供应链管理加上了翅膀。首先,企业运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数据透明,使供应链运作实时可视化,更好地对供应链实施端到端的一体化管理;其次,企业可以对供应链进行实时计划与控制,及时纠正产生的偏离;再次,企业可以为合作伙伴提供共享的供应链信息,为合作伙伴做好协同供应或为协同生产提供支持;最后,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的应用,供应链管理向着智能化发展,这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还可以减少人工管理下的失误,使供应链能够对外界或内部变化做出敏捷响应,减少供应链中断或其他形式的损失,最终使供应链整体受益。

供应链聚焦

2019年,百度整合相关的B2B(企业对企业)技术能力与产品服务,推出了企业一站式采销平台爱采购。具备搜索与人工智能基因的爱采购变革了传统的B2B“门户”模式,依托百度的精准搜索能力、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庞大的流量势能,给海量精准用户提供需求导向的服务,成为兼具精准性与便捷度的新一代B2B平台。

2023年被称为“大模型元年”,新一轮生成式人工智能革命如火如荼,人工智能应用正式进入工业化大生产阶段。爱采购就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产品与服务进行了重磅升级。到了2024年,百度爱采购发布“生成式AI全链路解决方案”,加速B2B数智化转型。

资料来源:腾讯网,36Kr网。 u2MhrR/UZ3NGYGjdrmFZ9ws3c6AIdwLePLZYM2tRcrcArblEwCbcS0uzRQz/EuO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