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坚守还是离开

“我再也不能忍受了,我必须摆脱这段关系。”

你是否偶尔有过这样的念头?我也有过。事实上,几乎每个人偶尔都有过这样的念头。你要知道,人类的头脑本质上就像一台解决问题的机器。一旦遇到问题,头脑就立刻开始寻找解决方案。而当情境令人不悦、痛苦,或者充满威胁时,一个完全合理的解决方案就是:离开那里!当然,面对某些困境,例如你身处的大楼着火了,那么“离开”显然是最佳方案!但是说到情感关系,情况很少会这么显而易见,所以很多人都会左右为难、苦苦纠结到底应该坚守,还是应该离开。

简言之,我们接下来将会探讨如何解决这个两难困境。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童年时期学到的一些关于人际关系的基本知识。

你在学前班学到了什么

你可能会惊讶地发现,还在学前班的时候,你就已经学习了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基本原理。例如:

举止得体

记得说“请”

表示感谢

表达抱歉

用心倾听

说话诚实

不要打断

不能大吼

不能推搡

不能打人

不能说谎

不能骂人

公平竞争

待人友善

轮流进行

耐心等候

与人分享

自己清扫

这些针对孩子的规则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构建健康关系的基本原则。特别是,这些规则都指出了公平体贴地对待彼此的根本重要性。换言之,这些规则鼓励我们尊重彼此的权利。如果想让任何一段关系健康发展(无论是和伴侣之间、朋友之间、家人之间、同事之间,等等),至关重要的一点是,不仅要了解我们自己的权利,也要了解对方的权利。了解我们的权利,让我们可以权衡自己是否得到了公平体贴的对待,同时可以权衡我们是否在公平体贴地对待对方。下面我们来快速阅读一下。

你的权利法案

请通读这个人际关系基本权利的列表。(注意:人际关系权利清单并没有通用的标准。如果你上网搜索,就会发现不同篇幅的各种列表。不过,我选出的这些权利会在各种列表中反复出现。)请仔细考虑每一项权利,并且注意自己的反应。你是否同意?会不会有不舒服的感受?有没有什么权利是你已经忘记,或者忽略,或者从未想过的?

我有权受到公平和体贴的对待。

我有权认为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求同等重要。

只要用公平和体贴的方式,我有权礼貌地拒绝请求。

我有权失误,有权不完美,有权犯错。

只要用公平和体贴的方式,我有权要求得到我想要的东西。

我有权用我自己的方式来感受。

我有权用公平和体贴的方式,真实地表述我的想法、感受、观点和意见。

只要用公平的方式并考虑到他人的权利,我有权维护自己的权利。

当然,伴侣拥有和你一样的权利,而且尊重彼此的权利对一段健康的关系至关重要。如果你的权利一直被忽视或是否定,将会对关系产生不健康的影响,而且还有可能让自己陷入两难境地。

我应该坚守还是离开

人们常常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完全迷失在自己的想法里,无休无止地在头脑中纠结思量,坚守或是离开一段关系的所有利弊。问题是,这样做会让人丧失活力。当你陷入自己的思虑过程,头脑中不断重复着“我应该坚守还是离开”的争论而毫无结果时,你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错过了生活中很多其他内容。

当然,如果你们之间的关系不健康,你的基本权利都被忽视了,那么考虑利弊,决定是否离开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整天反复纠结,深陷两难抉择,只会让你倍感压力,而无法做出明确的抉择。其实,对于任何一段有问题的关系,你基本上都有3个选项,认识到这一点对你大有助益:

选项1: 离开。

选项2: 坚守感情,践行价值。尽你所能力求改善,为随之而来的痛苦留出空间,并且善待自己。

选项3: 留在关系中,但是要么无所作为,要么让事情更加恶化。

让我们逐一探讨这3个选项。

选项1:离开

如果离开这段关系,你的整体生活质量会变得更好吗?基于你目前的生活状况——收入、住址、婚姻状况、子女(或没有子女)、家庭和社会关系、年龄、健康、宗教信仰等——从长远看,如果离开,你的健康和福祉是否会得到改善?当然,未来永远说不准,但是你能够根据过去和现在,做出合理的预测。

我希望你尝试本书中所有的技巧,真心诚意地维护你们的关系。在所有尝试都失败后,再去考虑这个选项。(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如果伴侣对你有身体暴力。但是,前面也提到过,这种严重问题不在本书讨论范围内。)如果你已经尽了最后一丝努力,最后仍然选择要离开,那么你至少可以问心无愧地安慰自己,你知道为了让关系能够持续下去,你已经拼尽全力,尝试了所有的办法。(本书附录中,描述了怎样离开一段关系,才能将伤害降到最低。我希望你永远用不着阅读那一部分的文字。)

选项2:坚守感情,践行价值

如果你不能或是不愿离开,或者觉得目前离开不是一个切实可行的选项,那么想要改善你们的关系,最好的做法就是采取选项2:尽你所能,让关系有所好转。正如前文所说,在任何一段关系中,你最能控制的是自己的言行。所以,请控制自己的言行,并以此来建设性地影响伴侣,从而构建更好的关系。积极主动地运用本书稍后将要探讨的多种策略,尽量做到最好。

当然,关系中出现压力和冲突的时候,我们肯定不能期待会感受快乐。问题越严重,你的想法和感受就会越痛苦。所以选项2的后半段描述——为痛苦留出空间,善待自己——确实不可或缺。很快你就会阅读到怎样为令人不悦的想法和感受“留出空间”,削弱其力量,让其“经过你又流走”——同时用仁慈和关爱的方式,来给自己支持。

选项3:留在关系中——但是要么无所作为,要么让事情恶化

经常发生的是,人们会留在有问题的关系中,但是并不去积极地改善关系,而是担忧、烦恼、思虑、指责、评判、无休无止地分析,找人去抱怨或者沉迷执念无法自拔。或者会变得冷漠寡言,或敌对攻击,抑或挑剔评判;或者会被动地服从伴侣的任何要求,完全放弃自己的需求和欲望;或者会撒谎、欺骗和操控,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或者会通过喝酒、吸烟、吃垃圾食品、昏昏沉沉地看电视、沉迷网络、购物等方式,来试图回避痛苦的感受。

是的,人们可能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但是要么毫无益处,要么让事情恶化。而且尽管我们都知道这些行为会消耗我们的关系,但是偶尔都会去做!

不可能不做选择

当面临“坚守还是离开”的两难困境时,你不可能不做选择。除非某一天你真正离开了一段关系,你都是选择了留在这段关系里。所以,在你还留在关系中的每一天,都要询问自己:今天我选择什么,选项2还是选项3?选择选项2的次数越多,你就越有可能改善你们的关系。而选择选项3的次数越多,事情就会愈加恶化。(如果你说,“我不能做选择,”,那就等于选择了选项3。)

“道理都对,”你也许会说,“但是,如果我选择了选项2,而且用尽了一切努力,但是伴侣却什么都不做,那该怎么办?”好消息是,即便只有你改善了,你们的亲密关系仍然可以改善。

毫无疑问,双方都积极努力改变的时候,关系改善的结果会最好。所以听到下面的话语,你就要留心了:“我的行为没法改变。这就是我的做事方式。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你需要接纳我的行为。”这些说法没有科学根据。习惯确实是可以改变的。而且老话还说:“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只要我们想要改变,就可以使用经过科学验证的ACT方法,改变我们的行为。

同样,如果伴侣的态度是如下表现,就不是好兆头了:“我很好。我不需要改变。你才是有很多问题的人。我对现在的自己很满意。你把自己的问题理清楚,我们就没事了。”如果伴侣有类似的态度,就是要特别注意的危险信号。如果他们不能,或者不愿承认对于问题的产生,自己负有哪些责任,不愿意换位思考,对你的想法和感受不屑一顾,拒绝审视或是改善自己的行为,这些都会是巨大的障碍,让你很难建立你真正想要的关系。

所以,如果最终发生了如上描述的事情,在尝试了本书中所有的技巧和方法后,你就会面临一个艰难的抉择:继续坚守还是离开?不过,在这个时刻如果你选择离开,你至少知道你已经竭尽全力了。此外,你已经发展了一些有用的技能,将会有助于你处理其他关系,和朋友、家人,和未来伴侣之间的关系。不过,如果你们都无所作为,也就是说你们都选择第3个选项,那么你们的关系一定会日渐恶化。

因为你正在阅读本书,所以我猜测你已经选择了第2个选项(至少今天如此),那么就请接着阅读第二部分,探究你们的关系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U/+ctk4PIXZuLd7aQVHlJQPKr//KjGSMRS2dDyMxbR0CPZ6GvaYO9qGKKvAMCm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