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科普名著《蜡烛的故事》一书,是英国科学家迈克尔·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年)的演讲集成之作。他以蜡烛燃烧为题材,通俗易懂地解释了生活中的各种化学反应和物理现象。下面这幅画描绘了当时演讲会的情景。站在众多听众中间演讲的人就是法拉第。孩子们在前面的座位上饶有兴趣地听着演讲。

法拉第的演讲场景(1855年圣诞讲座)

那么问题来了。

对比法拉第的演讲场景与2024年的演讲会场景(见下面图片)。想想看,169年来发生了哪些变化?也请思考一下画中没有画出来的部分以及照片中没有照出来的部分是什么。

怎么样?区别很大吧。

归纳一下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不同:

(1)现场照明,灯光变成了电灯;

(2)使用了麦克风和扬声器,声音可以传得很远;

(3)使用了计算机和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大图像;

(4)使用了空调,使演讲会现场的环境变得舒适;

(5)使用了网络,随时随地都能听演讲了。

现代演讲场景

在169年的时间里,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各种发明创造使世界变得越来越便捷。看看下面所示的设备和技术分别是什么时候、由谁发明的呢?

1)电力照明

1879年(白炽灯: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

1962年[可见红光发光二极管(LED):尼克·霍洛尼亚克]。

2)麦克风

1878年左右(碳粒式麦克风:戴维·爱德华·休斯)。

3)扬声器

1925年(电动式扬声器:凯洛格和赖斯)。

4)个人计算机

1949年(诺伊曼型计算机EDSAC)。

5)投影仪

1943年(光阀式投影仪Eidophor:托马斯·约翰·沃森)。

6)屏幕

1926年(聚氯乙烯工业化:B.F.古德里克公司)。

7)空调

1902年(第一台电动空调:威尔斯·哈维兰·卡里尔)。

8)互联网

1876年(电话: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1880年开始用电话线与80千米以外的地方通话)。

1886年(电波收发器、偶极子天线: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

1894年(无线电通信:古列尔莫·马可尼)。

1969年(ARPANET:美国国防部,用电话线连接4台计算机)。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人参与开发和发展。详情请参考https://www.internethalloffame.org/。

实际上,以上这些设备和技术都是以法拉第的发现为基础制造出来的。更多信息将在第二章进行详细说明。如果没有法拉第,现代社会和我们的生活也许会完全不同。

读了这本书,你会更加了解法拉第的伟大以及他对科学的执着。希望大家也能像法拉第一样,学习科学、享受科学、传播科学。

2024年春天
藤岛昭 KOD7beSapR4qrQ9nYxrCz020AYgSaN2whQgnaG8lqarzD7JAgYYIf8TDUHSifXf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