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企业竞争的国际环境日新月异。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日益紧张、技术变革的速度和规模不断提升、气候问题迫在眉睫、资源短缺加剧等大量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复杂的挑战环环相扣,改变着企业的思考、工作和创新面貌。好消息是,循环经济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让我们得以将危机化为转机,为企业和社会创造财务和经济价值。事实上,企业不仅有机会克服困难、重塑经济体系,我们的研究表明,即便是保守估计,它们也拥有巨大的潜力——4.5万亿美元的上升空间。我们相信,把握好循环经济的优势,企业便能激发创新、开辟新市场、运用智慧的手段带领当今世界走向更可持续、更有韧性的发展道路。现在就行动吧!本书将为领导者展示利用循环经济的行动纲要。
我们首先从关键的宏观趋势出发设定背景。根据联合国(UN)的数据,截至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2亿。 1 目前占总人口数一半(36亿)的中产阶级,到2030年将扩大到53亿。 2 根据现有趋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密集型商品(如肉类、住房和车辆)的消费和需求也将增加。到2030年,全球粮食需求预计将增加35%,水需求增加40%,能源需求增加50%。 3 持续存在的经济不平等和不断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导致了这种对资源的争夺。 4
尽管原材料价值的提取已经更加高效,但并没有跟上消费增长的步伐。事实上,我们目前的能源消耗是地球承载能力的1.75倍,也就是说每年被消耗的自然资源比再生资源多75%。可以预见的是,对稀缺资源的需求在未来几十年内还会持续增加。 5 例如,预计到2030年,金属商品生产将猛增250%以满足人类需求,而其他商品也正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6
这并不是什么好兆头,尤其是对于我们最宝贵的两类资源——洁净的水和新鲜的空气。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目前有7.85亿人无法获得饮用水,到2025年,全球一半人口将生活在水资源紧张地区。 7 此外,约40亿人口每年至少有一个月会遭受严重缺水的问题。目前面临水灾威胁的人数有12亿左右,据预测,这一数字将于2050年上升至16亿。 8 , 9 此外,海洋污染也超乎人们的想象。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的重量将超过鱼类的重量。 10 空气也会受到不利影响。据估计,空气污染每年造成700万人死亡,这个数字与吸烟造成的死亡人数相等。在世界大部分地区,与空气污染相关的死亡率正在上升。 11 , 12
此外还有生物多样性及其栖息地数量的骤降。自1970年以来,人类活动已造成60%哺乳动物、鸟类、鱼类和爬行动物的灭绝,世界上1/5的珊瑚礁和1 3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 13 , 14 这种损失可能会威胁到全球的食物供应。而在过去的20年间,地球上大约1/5的植被覆盖土地变得越来越贫瘠。 15 仅在2017年,热带地区的树木覆盖就减少了3 900万英亩,相当于孟加拉国国土面积,这意味着每分钟就有40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消失了。 16 2018年,印度尼西亚为开垦农田故意纵火,导致超过1万平方英里的森林被毁,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出现了持续数周的毒雾,数十万人患病(预计死亡十万余人),经济损失达300亿美元。 17
接下来我们谈谈气候变化。这或许是最重要的挑战,这一挑战与其他因素相互关联,对社会、环境及其他宏观趋势产生深远影响。2018年10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显示:如果全球变暖以目前的速度继续下去,在2030年至2052年间,气温或将上升1.5℃,到2100年地球或将升温3至5℃。 18 , 19 不幸的是,现在距离上升1.5℃只剩下12年的时间,一旦超过这一水平,数亿人遭受干旱、洪水、极端天气和贫困的风险就会增加。根据IPCC的一项研究,到2100年,全球变暖1.5℃带来的经济影响预计达54万亿美元,如果变暖2℃则预计会达到69万亿美元。 20 因此,当务之急是采取措施,避免灾难。
另一个与其他趋势产生连锁反应的核心宏观趋势,则是第四次工业革命(4IR)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AI)等各种技术,对全球几乎所有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与过去的工业革命不同,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新技术范围广、速度快、规模大,有机会使经济增长与资源使用脱钩。正如本书所探讨的那样,颠覆性技术在扩大规模和提高循环商业模式效用及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要让这些变为现实,必须善用技术,加强管理,尽量减少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对环境的破坏、失业、网络威胁和道德问题。
挑战之大不可否认,但前景并非黯然无光。比如过去的几年,气候变化已经迎来了拐点。无论是国际组织还是个人都意识到,我们正在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幸运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气候行动对于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且许多政府积极响应号召并采取行动。迄今为止,已有185个缔约方签署了《巴黎协定》,该协定的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温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 21 此外,企业也加入了这场战斗。许多全球大型公司承诺100%使用可再生能源。 22 投资者群体也加入其中。化石燃料撤资运动的资产规模从2014年的500亿美元(来自181家机构)增长到2018年底的近8万亿美元(来自1 000多家机构)。 23 关注这一领域的公共行动主义者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人。在18至24岁的年轻群体中,几乎一半人认为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为紧迫的三大问题之一,这一比例在总人口中仅为27%。 24 2019年,1 600多个城市的数十万名学生参加了罢课,以期引起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 25
随着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担忧加剧,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等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尽管通过提高能源效率、进行零碳生产和使用可再生能源等手段减少碳排放至关重要,但能源的生产和消耗只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一半。因此,同样重要的是解决约占温室气体排放量另外一半的产品制造和使用问题。 26 , 27 这要求整个经济体系进行变革。如果要在2030年前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并在《巴黎协定》的约定范围内实现这一目标,现在是最紧要的关头。 28 令人感到鼓舞的是,各利益群体越来越关注地球和人类的健康与福祉,尤其是自然资源开采数量和速度,以及不负责任地使用(过度消费)和处置产品与原料。海洋健康、塑料、电子垃圾和食物垃圾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并对社会和环境带来影响。
日益增长的担忧让人们选择行动起来。各国政府都在制定积极的目标。欧盟(EU)承诺到2021年会禁止使用常见的一次性塑料物品,如餐具和吸管,到2029年塑料瓶的收集率会达到90%。 29 印度表示将在2022年前逐步淘汰一次性包装。而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已经不再进口塑料垃圾。 30 , 31 消费者习惯在发生改变,比如全球已经接近1/3的千禧一代使用各种资产共享服务。 32 大多数公司都意识到政府政策和消费者行为的变化,许多企业通过制定新目标保持领先地位,如增加回收材料的使用、制定零废弃物填埋目标、承诺采用100%可重复使用和可回收的包装等。
以上都属于环境问题?错。这些直接或间接属于商业问题。在充分把握宏观趋势的基础上,我们着眼于微观经济和可供领导者采用的商业策略。众所周知,实现如此宏伟的目标并不容易,但每一个挑战的背后都是机遇。企业能否在全球压力下以全新面貌——新的创新形式和价值创造模式——加快步伐前进,对全球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循环”经济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前进方向:从传统的“线性”商业方式转变到循环新原则(参见“线性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企业必须摒弃“获取、制造、废弃”的方法,以最大化利用产品和资源,并在使用结束后,将其组件和材料循环使用(或“回路”)到零浪费价值链系统中。换句话说,循环经济彻底消除了废弃物的概念,从根本上改变了生产和消费方式,创造了更健康、更繁荣的生态系统,使经济和社会的价值得以循环。通过这种方式,从根本上使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脱钩,并使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相结合——为应对全球挑战提供了解决方案框架。
向循环经济转型带来的可能不仅仅是确保未来可持续发展所需的颠覆性变化,它还将为企业提供激动人心的崭新机会,以创新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新市场,为长期增长扫清障碍。同样重要的是,这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契机,让它们可以重新思考运营和供应链资源使用,以及成本基础等问题。与此同时,这还将对企业的品牌、信任和声誉产生积极的影响——增强人才吸引力和消费者号召力。简而言之,循环经济不仅有益于环境保护和应对社会挑战,同时可帮助组织机构获得更多竞争优势。
该优势不仅能平衡,更能连接和强化埃森哲定义的企业敏捷竞争力框架的三个维度:增长与客户、盈利能力、可持续性和信任(见图1.2)。 33
线性经济指的是传统的工业模式,遵循“获取、制造、废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材料被提取出来,变成产品,在使用或消费后,产品通常作为不可回收的废弃物扔掉(或最多为回收与再回收)。这是我们今天的主流经济模式。
在循环经济中,增长与稀缺资源的消耗脱钩。产品和材料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在生产性使用范围内,当它们到达使用极限时就会被有效地循环(或回转)到系统中。实现真正的循环意味着重新思考和改造整个价值链,从而创建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废弃物被完全设计出来,目的是通过恢复模式实现净正性(增加而不是提取资源)。循环经济系统图(见图1.1)展示了技术和生物材料经由“价值圈”进行的循环和连续流动。
图1.1 循环经济系统图 34 [资料来源: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太阳公司(SUN)和麦肯锡商业与环境中心;布劳恩加特和麦克多诺绘制,摇篮到摇篮(C2C)]
图1.2 竞争敏捷性框架
我们在《变废为宝》中首度阐述了通过循环经济可以获得的竞争优势。该书于2015年出版,描述了将5种循环商业新模式和10种技术融入其业务结构的组织所面临的重大机遇。从那以后,我们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埃森哲战略(Accenture Strategy)通过全球循环经济奖(The Circulars)分析了1 500多个循环经济案例,该奖项是与世界经济论坛合作开展的全球首屈一指的循环经济奖计划。 35 此外,我们跟众多企业客户和生态伙伴携手合作,以打造全球领先的循环经济战略。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发现循环经济的发展虽已取得重大进展,但还远远不够。具体来说,尽管有些组织已经开始采用循环商业模式及具开创性的技术,但这些努力通常集中在“速赢”项目、小规模举措,及在常规商业环境中依旧适用的商业计划上。但是从根本上进行业务重组才能获得竞争优势。要充分发挥循环经济的价值潜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需要的是什么呢?我们发现,只有企业全面采用循环业务模式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抓住新的增长机会,同时加强其核心业务时,才能真正产生影响并形成规模(参见“什么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在埃森哲《明智转向》一书中,在数字转型的背景下对此进行了广泛的论述。 36 为了在循环经济的背景下实现这一转变,企业必须同时做三件事:①改造现有的价值链,消除浪费,提高效率,以提高投资能力;②通过嵌入循环产品,实现核心业务的有机增长,为投资提供动力;③投资和扩大全新的颠覆性循环业务。
第一次工业革命利用水和蒸汽动力实现了生产的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依靠电力实现了大规模生产。第三次工业革命利用电子和信息技术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中叶以来的数字革命——的基础上发展。它的特点是技术的融合,模糊了物理、数字和生物领域之间的界限。这些技术的多样性和组合潜力给世界各地的商业和社会带来了指数级的持续变化。 37
当然,我们认识到这既不简单又不直接,而且风险极高。我们谈论的不仅是建立以人和自然为首的经济体系,还有巨大的可能被忽视的潜在经济价值。在《变废为宝》一书中,埃森哲估计,到2030年,这一价值将达到4.5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至5%,超过当今整个德国的经济总量(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38 自2015年该书出版以来,我们重新审视了这些数字,发现这一机遇的规模没有实质性变化。其实这个估计大概是比较保守的。它假设我们要在2050年之前实现“一个星球的经济”,继续更有效地从资源中获取价值,但没有考虑到资源短缺对全球经济可能产生的连锁反应。
根据经验、广泛的研究和在世界经济论坛上与合作伙伴的密切合作,可以发现这个机会不仅巨大,而且触手可及。重点是我们只有十年的时间在循环转型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其中大部分必须由私营部门率先进行。实施和推广循环解决方案需要大量投资,现在是行动的时候了。但是,企业到底应该如何做呢?
挑战艰巨,解决方案众多,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困惑。企业是否需要从上到下彻底改革,还是不需要极端的改变?我们认为,转型和渐进式变革需要同时进行,因为有些组织机构准备好了彻底变革并且行动迅速,而另外一些则需要缓慢行动。无论企业的起点在哪里,《循环经济之道》的目的不是建议企业应该采取哪种形式的变革,而是给所有组织机构提供极其务实的方法。因此,这本书定义为实用的指南,通过说明主要学习成果和大量案例研究,为高管提供有效的战略和可行的见解。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如何在组织内发展循环经济,并在整个价值链中提高竞争优势。为便于参考,我们将《循环经济之道》分为三大部分。
首先,本书更新了在《变废为宝》中首次引入的五种循环商业模式:循环资源投入、共享平台、产品即服务、产品使用扩展和资源回收。每一种循环模式都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四种类型的浪费(资源、容量、生命周期和嵌入价值)。本书还确定了对加速应用至关重要的五个关键推动因素:消费者参与、设计、逆向物流、颠覆性技术和生态系统。然后,本书重点介绍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颠覆性技术,这些技术对循环经济至关重要。这些技术分为三类:数字、物理和生物,尤其是当这些技术结合使用时,可以通过提高效率、增强创新、加强信息透明度和减少对资源密集型材料的依赖来实现循环商业模式。
循环经济贯穿整个经济体系,但每个行业都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将经历不同的转型。本部分介绍了10个主要行业的概况,明确最大的废弃物池与挑战,以及展现最大机遇的领域。我们还重点介绍了一些案例,让行业中的参与者能够在循环经济之旅中使用技术并克服障碍。此外,我们还研究了领军企业如何通过一系列举措来实现其底线价值的策略,从而说明通过在行业价值链中纳入循环性可以达到的影响规模。我们希望通过提供一系列行业的概况使人们了解贯穿不同经济部门的领先实践。
企业需要学习如何实施和推广循环经济计划。这需要核心业务的转型和增长,同时扩展新计划。为实现这一点,组织必须找到一个“明智转向”的方向,并在四个维度上提高循环经济成熟度。 36
运营: 解决运营和业务流程副产品在能源、排放、水和废弃物方面的价值损失。
产品和服务: 重新思考产品或服务的设计、生命周期和最终用途,优化使用方式,消除浪费,并实现产品闭环。
文化和组织: 通过重新定义工作实践、政策和程序,将循环经济原则嵌入组织结构。
生态系统: 与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并结成伙伴关系,创造有利于集体转型的环境。这包括研究投资和政策的重要作用,这在两个“深潜”章节中有详细说明。
尽管企业可能倾向于首先关注可以直接控制的维度,但重要的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以上四个维度,获得系统变化的思维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循环经济计划中获取最高水平的价值。
***
正如本章开头所讨论的,社会和环境压力令人生畏,但是循环经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选择。它可以帮助我们在环境挑战达到全球临界点之前给予应对,让社会和组织共同繁荣。希望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规划道路,指明方向,用知识武装自己,从线性模式向循环模式转型,并采用循环业务模型,确保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增长所需的革新性变化。从下一章开始,我们将更好地了解废弃物和有助于变废为宝的五种商业模式。
1 .澳大利亚科学院,《人口与环境:全球性挑战》,https://www.science.org.au/curious/earth-environment/population-environment(2019年8月9日访问)。
2 .《金融时报》,《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为中产阶级》,https://www.ft.com/content/e3fa475c-c2e9-11e8-95b1-d36dfef1b89a(2019年8月9日访问)。
3 .欧盟委员会,《日益增长的消费主义》,https://ec.europa.eu/knowledge4policy/foresight/topic/growing-consumerism_en(2019年8月9日访问)。
4 .世界经济论坛与威达信集团和苏黎士保险集团合作,《2019年全球风险报告》第14版,http://www3.weforum.org/docs/WEF_Global_Risks_Report_2019.pdf(2019年8月30日访问)。
5 .地球生态超载日,《全球足迹网络》,2019年,https://www.overshootday.org/newsroom/past-earth-overshoot-days/(2019年8月12日访问)。
6 .普拉萨德·莫达克(Prasad Modak),《走向可持续性的环境管理》,2017年,CRC出版社。
7 .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2019年6月14日,https://www.who.int/en/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rinking-water(2019年8月9日访问)。
8 .梅斯芬·M.梅柯宁(Mesfn M.Mekonnen)和阿杨·Y.胡克斯特拉(Arjen Y.Hoekstra),《40亿人面临严重缺水》,《科学进展》,2016年2月12日,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2/2/e1500323/tab-figures-data(2019年8月9日访问)。
9 .联合国新闻,《联合国聚焦雨水回收,全球水危机“绿色”解决方案中的人工湿地》,2018年3月19日,https://news.un.org/en/story/2018/03/1005332(2019年8月9日访问)。
10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新塑料经济:反思塑料的未来》,https://www.ellenmacarthurfoundation.org/assets/downloads/EllenMacArthurFoundation_TheNewPlasticsEconomy_Pages.pdf(2019年8月9日访问)。
11 .世界卫生组织,《空气污染如何损害我们的健康》,2018年10月29日,https://www.who.int/air-pollution/news-and-events/howair-pollution-is-destroying-our-health(2019年8月9日访问)。
12 .纳特·克莱姆·昌(Nat Clim Chang),《可归因于气候变化的空气污染中未来全球死亡率变化》,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2017年7月31日,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150471/(2019年8月9日访问)。
13 .世界自然基金会,《来自我们星球的警告信号:自然需要生命支持》,2018年10月30日,https://www.wwf.org.uk/updates/living-planet-report-2018(2019年8月9日访问)。
14 .The World Counts,《珊瑚礁毁灭的事实》,https://www.theworldcounts.com/counters/ocean_ecosystem_facts/coral_reef_destruction_facts(2019年8月9日访问)。
15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9年世界粮食和农业生物多样性状况》,2019年,http://www.fao.org/state-of-biodiversity-for-food-agriculture/en/(2019年8月9日访问)。
16 .米凯拉·韦斯(Mikaela Weisse)和利兹·戈德曼(Liz Goldman),《2017年是有记录以来热带树木覆盖损失第二严重的年份》,《全球森林观测》,2018年6月27日,https://blog.globalforestwatch.org/data-and-research/2017-was-the-second-worst-year-on-record-for-tropical-tree-cover-loss(2019年8月9日访问)。
17 .乔·科克伦(Joe Cochrane),《研究称东南亚火灾可导致超过10万人死亡》,《纽约时报》,2016年9月19日,https://www.nytimes.com/2016/09/20/world/asia/indonesia-haze-smog-health.html(2019年8月9日访问)。
18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特别报告:全球变暖1.5℃》,https://www.ipcc.ch/sr15/chapter/summary-for-policy-makers/(2019年8月9日访问)。
19 .路透社,《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上升3~5℃:联合国》,2018年11月29日,https://uk.reuters.com/article/us-climate-change-un/global-temperatures-on-track-for-3-5-degree-rise-by-2100-u-n-idUKKCN1NY186(2019年8月9日访问)。
20 .奥维·霍格-古德伯格(Ove Hoegh-Guldberg)、丹妮拉·雅各布(Daniela Jacob)、迈克尔·泰勒(Michael Taylor)等,《全球变暖1.5℃对自然和人类系统的影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https://report.ipcc.ch/sr15/pdf/sr15_chapter3.pdf(2019年8月9日访问)。
2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议是什么》,https://unfccc.int/process-and-meetings/the-paris-agreement/what-is-the-paris-agreement(2019年8月9日访问)。
22 .气候变化集团,《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公司致力于100%可再生能源》,https://www.theclimategroup.org/RE100(2019年8月9日访问)。
23 .路易斯·哈赞(Louise Hazan)、约西·卡丹(Yossi Cadan)、理查德·布鲁克斯(Richard Brooks)等,《1 000项撤资承诺和计数》,Gofossilfree.org,2018年,https://gofossilfree.org/wp-content/uploads/2018/12/1000divest-WEB-.pdf(2019年8月9日访问)。
24 .达米安·卡林顿(Damian Carrington),《英国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创历史新高》,《卫报》,2019年6月5日,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19/jun/05/greta-thunberg-efect-public-concern-over-environment-reaches-record-high(2019年8月9日访问)。
25 .素尹·海因斯(Suyin Haynes),《来自1 600个城市的学生走出学校抗议气候变化——可能是格蕾塔·桑伯格发起的迄今为止最大的罢课》,《时代周刊》,2019年5月24日,https://time.com/5595365/global-climate-strikes-greta-thunberg/(2019年8月9日访问)。
26 .材料经济学,《循环经济——减缓气候变化的强大力量》,https://europeanclimate.org/wp-content/uploads/2018/06/MATERIAL-ECONOMICS-CIRCULAR-ECONOMY-WEBB-SMALL2.pdf(2019年8月30日访问)。
27 .美国环境保护署,《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数据》,https://www.epa.gov/ghgemissions/global-greenhouse-gasemissions-data(2019年9月2日访问)。
28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气候行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https://unfccc.int/topics/action-on-climate-and-sdgs/action-on-climate-and-sdgs(2019年9月2日访问)。
29 .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议会在2021年禁止一次性塑料制品》,2019年3月27日,http://www.europarl.europa.eu/news/en/pressroom/20190321IPR32111/parliament-seals-ban-on-throwaway-plastics-by-2021(2019年8月9日访问)。
30 .斯蒂芬·伯兰伊(Stephen Buranyi),《塑料反弹:我们突然暴怒的背后是什么——它会有所不同吗》,《卫报》,2018年11月13日,https://www.theguardian.com/environment/2018/nov/13/the-plastic-backlash-whats-behind-our-sudden-rage-and-will-it-make-a-difference(2019年8月9日访问)。
31 .道格·伍德林(Doug Woodring)和崔西·海德(Trish Hyde),《从塑料废弃物贸易战到循环经济》,城市网,2019年4月9日,https://www.urbanet.info/from-plastic-waste-trade-war-to-circular-economy/。
32 .罗伯特·威廉斯(Robert Williams),《护林人:千禧一代推动共享经济的增长》,移动营销者网站,2018年1月30日,https://www.mobilemarketer.com/news/forrester-millennials-boost-growth-of-sharing-economy/515851/(2019年8月19日访问)。
33 .马克·皮尔森(Mark Pearson)和布尔·蒂弗洛(Bull Teaflou),《获胜公式: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新方法》,埃森哲战略,2017年,https://www.accenture.com/_acnmedia/PDF-57/Accenture-Formula-Won-PoV.pdf#zoom=50(2019年8月9日访问)。
34 .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信息图表:循环经济系统图》,https://www.ellenmacarthurfoundation.org/circular-economy/infographic(2019年8月27日访问)。
35 .全球循环经济奖与埃森哲战略合作,《关于全球循环经济奖》,www.thecirculars.org(2019年8月12日访问)。
36 .埃森哲,《明智转向》,2018年,https://www.accenture.com/_acnmedia/PDF-79/Accenture-Make-Your-Wise-Pivot.pdf(2019年8月9日访问)。
37 .克劳斯·施瓦布(Klaus Schwab),《第四次工业革命:意味着什么?如何应对?》,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1月14日,https://www.weforum.org/agenda/2016/01/the-fourth-industrial-revolution-what-it-meansand-how-to-respond/(2019年8月9日访问)。
38 .埃森哲商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