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到红色中国调查过就没有发言权,没有事实作为支撑的答案就没有任何说服力。所以作者说那些狂热的党派人士给出的答案“很难让人满意”。
在中国的七年时间里,我听到过许多有关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等方面的问题。而各种狂热的党派人士也自有一套现成的答案来回答你,不过这些答案很难让人满意。他们是怎么得到这些答案的呢?他们可从未到过红色中国。
事实上,世界诸国之中,恐怕没有哪个谜团比红色中国更难解开,也没有哪部史诗比红色中国更加恢弘。在这个地球上人口最多国家的腹地,铜墙铁壁般的新闻封锁让其与世隔绝,但红军仍九年如一日地进行着战斗。数以万计的敌军部队形成了一堵无形的围墙,无时无刻不包围着他们,这使得红区比藏区还要难以进入。1927年11月,中国红军在湖南省东南部的茶陵建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从那以后,还没有哪一个人自告奋勇,穿过那堵围墙,再回来报道自己的经历。
由于严密的新闻封锁和军事包围,红区的真实情况完全被遮蔽成了谜团,外界无从得知。
关于红军,即便是一些最基本的问题也充满了争议。有些人并不承认红军的存在,认为压根就不会有这样一个政党,所谓的红军只不过是几千个食不果腹的土匪而已。有些人甚至否认苏维埃的存在,认为这只不过是共产党大肆宣传下的产物。然而,红色政权的支持者却坚信红军和苏维埃是解决中国一切弊病的唯一解药。在这样的宣传与反宣传中,未带任何偏见的观察者们想要探寻真相而不能,因为他们难以得到可信的证据。每一个关注东方政治及其日新月异的历史的人,都对这样一些未被答复的问题充满兴趣:
中国的红军是不是一群拥有自觉意识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服从并遵守一个统一的纲领,接受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如果是的话,他们的统一纲领又是什么?共产党人宣称他们是在为土地革命而斗争,为反对帝国主义、争取苏维埃民主和民族解放而斗争。可南京方面却说,红军只不过是由“文匪”领导的一种新式匪徒。究竟孰是孰非?还是双方都无错处?
1927年以前,共产党员是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但在当年4月,一场极其残酷的“清党运动”开始了。共产党员、无党派的激进知识分子以及数以万计组织起来的工人和农民,都遭到了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的右派领袖——的大规模屠杀。从那时起,凡是共产党员和共产党的同情者,都被视为犯了罪的死刑犯,成千上万的人因此被杀害。然而,还有成千上万的人不畏艰险,前赴后继而来。千千万万的农民、工人、学生和士兵加入了红军,武装反抗南京国民政府的军事独裁。这是为什么呢?是有什么不可抗拒的力量促使他们奋不顾身地维护这种政见吗?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根本性分歧到底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人究竟是一群怎样的人?他们和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人或社会党人在哪些方面相像,又在哪些方面有所不同呢?走马观花的游人好奇的是,他们是不是留着长胡子,喝汤的时候会不会发出吸溜吸溜的声音,他们的公文包里是不是装着土制炸弹?然而,认真思考的研究者想要知道的是,他们是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读过《资本论》和列宁的作品吗?他们有没有一个彻底的社会主义经济纲领?他们是斯大林派还是托洛茨基派?抑或两派都不是?他们的运动真的是世界革命的有机组成部分吗?他们是真正的国际主义者吗?或者他们“只是莫斯科的工具”,或者根本上是为中国的独立而斗争的民族主义者?
这些战士的战斗那么持久、那么激烈、那么勇猛,而且——正如各有立场的观察家们所公认的那样,甚至连蒋介石的部下私下也承认——从整体上来说,他们是如此地难以战胜,他们究竟是什么人?是什么让他们如此拼命地战斗?是什么支撑着他们?他们的这场运动是基于什么样的革命原理?是怎样的希望、目标和梦想,让他们成为令人难以置信的顽强战士?相较于中国那一味妥协的历史,他们的确令人难以置信。这些战士身经百战,扛过了封锁、缺盐、饥饿、疾病和瘟疫,最后还走完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这一路上,他们穿过中国的12个省份,冲破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终于成功抵达位于西北地区的新根据地。
高额的悬赏、被报道死讯又“死而复生”的种种传奇经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们的风采。这里,作者通过连续的发问,引起了读者对这些领袖人物形象的思考和畅想。在后文中,我们也将随着作者在中国大地上脚步的深入而对这些传奇人物产生更多的了解。
他们的领袖是谁?他们是不是受某个理想、意识形态或学说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一种炽热的信念?他们是社会的先锋,还是只是为了生存而盲目战斗的无知农民?譬如毛泽东,这个南京通缉名单上的头号“赤匪”,蒋介石悬赏25万银元
要他的首级,我想知道,他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那个标价如此高昂的东方人的脑袋,里面究竟装了什么东西?还是说真像南京方面宣称的那样,毛泽东已经死了?再如朱德,这个红军的总司令,对于南京国民政府来说,他的脑袋具有同等的价值。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还有林彪,这个28岁的红军将领,据说,他率领的红一军团,名气那是响当当的,从未吃过败仗。他是怎样的一个人?他的来历是什么?还有其他许多的红军将领,新闻早就报道过他们的死讯,可当他们再次出现在新闻中时,不但毫发无损,而且还指挥着新的部队与国民党抗争。他们又是怎样的一群人呢?
红军抗击占有极大优势的联合军事力量长达九年,这一举世瞩目的纪录该如何解释?红军没有工业基地,没有大炮,没有毒气,没有飞机,没有资金,也没有南京方面作战时使用的现代科技,他们是如何生存下来并扩大自己队伍的呢?他们运用了什么样的军事策略?他们是如何训练的?他们的军事顾问是谁?他们当中是不是有来自俄国的军事天才?究竟是谁在领导他们?他们的策略,不仅打败了所有与之对战的国民党将领,而且还战胜了蒋介石斥巨资请来的德国顾问团,这个顾问团的实力可不容小觑,它先是由希特勒的指挥官冯·塞克特将军领导,后又由冯·法肯豪森将军领导。
中国的苏维埃是什么样的?农民支持它吗?如果不支持,那是什么凝聚起它的力量?在红军政权巩固的红色根据地,他们已经将“社会主义”实行到什么样的程度?他们为什么没有攻占大城市?这是否能够说明,这并不是真正由无产阶级领导的运动,从根本上来说,这仍是一场农民起义?中国的农民至少占全国人口的80%,而工业即使不是发育不良的婴儿,也只能勉强算是穿着衣服的小孩罢了,在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大谈“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呢?
共产党怎么穿衣服?怎么吃饭?怎么娱乐?怎么恋爱?怎么工作?他们的婚姻法是什么样的?共产党统治地区的妇女真像国民党宣扬的那样被“共妻”吗?中国的红色工厂是什么样的?红色剧社是什么样的?他们是怎么组织经济的?他们的公共卫生、娱乐、教育和“红色文化”又是什么样的?
红军有多少兵力?真如共产国际出版物所夸口的那样有50万人吗?如果当真如此,那他们为什么还没有夺取政权呢?他们的武器和弹药是从哪里弄来的?它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吗?士气怎么样?他们真的是官兵平等吗?如果真像蒋介石在1935年宣布的那样,南京方面已经“消除了共匪的威胁”,那1937年共产党在中国最具战略地位的西北地区占领了比之前更大的一整块区域,这又该如何解释呢?如果共产党真的被消灭了,那么日本为什么在广田弘毅(1933—1936年担任日本外相)对华关系三原则的第三条中,强烈要求南京国民政府同日本以及纳粹德国签订反共协定,承诺“防止亚洲布尔什维克化”?共产党真的“反帝”吗?他们真的想要对日宣战吗?倘若战争打响,莫斯科会不会给予他们援助?还有,学生们群情激愤,而著名的胡适先生却在北平担忧地劝说他们,激烈的抗日口号只不过是争取大众同情的伎俩和垂死的挣扎,只不过是士气低落的匪徒最后的呐喊,果真如此吗?
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军事和政治前景怎么样?它一路走来的发展历史是什么样的?它能取得成功吗?如若成功,这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这对日本来说又意味着什么?这种大变革将对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也有人说是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它将会给世界政治带来怎样的变化?它将会给世界历史带来怎样的变化?对于英国、美国及其他在中国投入巨额资金的国家来说,它将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说真的,共产党到底有没有什么“对外政策”?
最后,共产党提议在中国建立“民族统一战线”,停止内战,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长久以来,竟然没有一个非共产党员观察家能够基于自己亲自调查的事实,笃定而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人们对它也越来越好奇,报社记者在报道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之余达成了一个共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值得报道的故事。然而,我们却对它一无所知,这真是可悲。要知道,想在“白区”接触到共产党人,是极其困难的。
国民党为了对付共产党,不惜雇用外国侦探插手国内的事,借外国人的手迫害中国的进步青年,令人愤慨。
共产党员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不管是在上流社会还是底层社会,他们都不会暴露自己的身份。甚至在外国租界里,南京方面也花高价布下了自己的情报网。其中包括像C.帕特里克·吉文斯那样的狂热分子,他之前在上海公共租界英国警务处供职,主要负责缉捕共产党人。据说这个吉文斯侦探每年都会逮捕几十个共产党嫌疑人,其中大多数年龄在15~25岁之间,然后由国民党当局从租界引渡过去,实行监禁或处决。为了监视和逮捕那些激进的中国青年,国民党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雇用了许多外国侦探,而吉文斯只不过是其中之一。
我们大家都知道,要想对红色中国有所了解,唯一的方法就是去那里实地考察。但我们总是用“没有法子”来为自己开脱。其实也有一些人尝试过,但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因此,人们认为这根本不可能实现,没有人能进入红区并活着出来。
后来,在1936年6月,我的一位中国好友给我带来一则消息,当时中国西北地区的政治局势令人非常震惊——这在后来一度发酵成为蒋介石被扣留的轰动性事件,甚至扭转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然而,当时于我而言更为重要的是,我从这则消息中得知,我或许有机会进入红区。我需要立刻动身,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决定抓住这次机会,争取打破红区长达九年的新闻封锁。
进入红区的确危险重重,不过后来报纸上刊登了我的死讯,说我“惨遭土匪杀害”,这未免太夸张了吧。但许多年来,接受南京国民政府资助的本国报纸和外国报纸上充斥着无数关于共产党暴行的恐怖故事,因此,我一路上都提心吊胆的。说实在的,除了那封带给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的介绍信之外,没有任何东西能让我感到安心。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他。可是我要历经多少磨难才能找到他呢?我不知道。但是,在这些年的国共内战中,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人牺牲了。为了探寻这背后的真相,难道还不值得让一个外国人冒一下掉脑袋的风险吗?我发现我自己可能会丢掉性命,但是我认为,这个代价不算太大。
怀着这种视死如归的心情,我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