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我和毛泽东以及其他红军领导人曾进行过不止十几次的交谈。但在考量他们的政策之前,我们必须对共产党和南京方面长期斗争的性质有一些基本的概念。哪怕是要了解红色西北最近的局势,也必须先看看与中国共产党相关的一些历史事实。

接下来,我将部分转述洛甫(张闻天)的话。洛甫是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书记,会说英语,我在保安采访了他。

中国共产党1921年才成立(下文还将对这一事件进行更加详细的讨论),但发展迅速,并于1923年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结成了两党联盟。孙中山曾单独与列宁领导的苏联共产党达成协议。根据协议,苏联共产党向孙中山提供物质和政治上的援助。当时,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没有建立政权,但孙中山得到了中国南方地方军阀的支持,他们允许孙中山在广东建立临时性全国政府,与北京政府相抗衡,而北京政府是得到了北洋军阀集团的支持和外国列强的承认的。从1923年起,国民党在苏联政治顾问的帮助下,按照列宁创立的共产党的方式,进行了改组。经孙中山同意,一些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员也加入了国民党。孙中山是一位民族主义爱国者,他致力于恢复中国的独立自主。除此之外,他的社会革命理念(在“三民主义”中表述出来的)融合了改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党支持孙中山国家独立的想法,但前者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无产阶级专政。

莫斯科最初(1918—1922)试图通过与北洋军阀的合作,扩大俄国在远东地区的革命利益。在1921—1922年之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回国后,提交了一份报告来论述孙中山的发展前景,这份报告对孙中山非常有利,共产国际也因此重新评估了中国的这个潜在盟友的价值。而孙中山关于“中国国际化发展”的计划在1921—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受到西方列强的一致反对,他的幻想完全破灭了。此时,孙中山开始接受苏联通过共产国际代表阿道夫·阿布拉莫维奇·越飞提供给他的帮助。孙中山和越飞达成协议后,对苏政策就彻底转变了。1923年1月26日,孙中山和越飞发表联合宣言,二人在宣言中达成共识:“中国不具备建立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条件。”现阶段“中国的首要目标和当前目标是在斗争中实现民族团结和民族独立”,而且“中国人在这场斗争中可以依靠苏俄的帮助”。这个宣言奠定了三方联盟(国民党—共产党—苏俄)的基础。1922年末,鲍罗廷抵达广州,准备出任孙中山的顾问(以及苏联代表团团长)时,他本人也是身兼二职,既是苏维埃政治局的代表,又是共产国际的代表,因为此时的共产国际已经成为苏俄对外政策的工具。(这种二元性体制的固有属性,从一开始就决定了苏俄国家利益与中国共产党利益之间的矛盾,而这一矛盾从未得到解决。)

精讲点拨

共产国际是苏俄对外政策的工具,必然捍卫苏俄的利益,一旦中国共产党与苏俄发生利益冲突,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就共产党而言,这种联盟的基础在于国民党可以长期认同两大主要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承认实行反帝政策的必要性——通过革命行动收复政治、领土和经济上的全部主权。第二个目标是在国内实行“反封建反军阀”政策——推翻地主军阀,建设新式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共产党和国民党都认为这必须是民主性质的。

“民主”这个词语是孙中山先生用来掩饰其家长式的革命理念的。按照他的理念,人民或“民众”将在他的国民党的“监护”下实现“现代化”。对共产党来说,这个理念意味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可以在他们的“领导”下,分阶段地走向社会主义。国共两党在广东建立了两党政府,但成员都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924—1927年委员会中也有部分共产党员。它的组织结构是“合法”且“民主”的。在国民党中央机关中,共产党员的人数被限制在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共产党认为,成功实现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将来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必要条件。所以,他们支持“民主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也是合情合理的。

1925年,革命尚未成功,孙中山先生就去世了。1927年中,国共合作破裂。在共产党眼中,国民革命也可以说是就此完结了。在新军阀的控制以及某些外国列强、通商口岸 、银行家和地主的支持下,国民党右翼与汉口的左翼国民党政府决裂。他们在南京建立由蒋介石领导的政权,当时共产党和国民党中的大多数人都反对这个政权,认为它是“反革命的”,是背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

国民党很快便与南京的政变 达成和解,但共产主义却成了杀头的死罪。共产党提出的民族主义的两大要领——反帝运动和民主革命——实际上已经被放弃了。接下来就是军阀内战,以及后来对热火朝天的土地革命进行大规模镇压。成千上万的共产党员和前农民协会、工人组织领袖被杀害,工会也都被解散了。所谓的“开明专制”对各种形式的反对力量进行武力镇压。即便如此,军队中仍有相当多的共产党员坚持了下来,共产党在整个极端恐怖时期都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尽管国民党在内战中耗资几十亿元用于“剿匪”,但在1937年,红军还是占领了西北地区,那里虽然人烟稀少,却是完全由他们控制的最大的连成片的地区。

共产党相信,如果对外不实行反帝政策,对内不开展土地革命,中国的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国民党也将此定为他们的目标)就无法实现。当然,1927年以来的10年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他们的这一观点。我想知道,为什么共产主义的拥护者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爱国青年中间?为什么在当今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它 仍然能将东方的大动荡、大变化投射在历史的幕布上?如果想要得到答案,就必须注意它的主要观点。那这些观点又是什么呢?

首先,共产党方面称,南京政府在分割了革命的有生力量后,使得中国的形势急转直下。妥协,一味地妥协。由于未能实现土地改革,全国许多地区的农村人口极为不满,甚至公开造反。贫困是农村人口中的普遍现象,而这种现象日趋严重。中国现在虽然也有几条可以通行的公路,一些装备精良的飞机以及“新生活运动” ,但每天都有大灾难的消息传来,在中国,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比如说,甚至当我撰写这一章节的时候,报纸上就刊登着中国中部和西部地区传来的这样骇人听闻的消息:

“持续报道豫、皖、陕、甘、川、黔各省灾情。中国正面临着多年以来最严重的饥馑,目前死亡人数已达数千人。川灾救济委员会的最近一项调查显示,该省受灾人数达3000万人,好几万人以树皮和香灰土为食。据传,陕西现有灾民40余万人,甘肃100万人,河南约700万人,贵州约300万人。贵州灾情波及60个县区,官方的中央社声称这是百年来最为严重的一次饥荒。”

许多省份提前征收了60年或者更久的赋税,农民因无力承担地租和高利贷的利息,几千英亩的土地就那么荒废着。四川省就是这样的情况。6年来,我收集了不少材料,很多材料显示,其他许多省份也存在着同样的困境,且鲜有迹象表明这种灾害发生的频率在降低。

精讲点拨

统治者提前征收了60年以上的赋税,使得农民的负担沉重不堪,以至于发生农民种不起地这一荒诞景象。可见不进行土地革命,不消灭剥削,中国的民主政治就不可能到来。

在无数农村人口迅速走向破产的时候,土地和财富就随着农民的全面衰落而日益集中到少数地主和拥有土地的高利贷者手中。据报道,李滋·罗斯爵士曾经说过,中国没有中产阶级,只有赤贫和富农。苛捐杂税、谷物交租制度以及被卡尔·古斯特·魏特夫博士称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整个传统制度,使没有土地的农民经常负债累累,没有粮食储备,无法应对旱灾、饥荒和洪水这样的天灾。

精讲点拨

少数地主、富农、官吏占有了大量的生产资料,而大部分农民却只能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就这样,地主、士绅阶层不事生产劳作,却能靠剥削贫苦的农民,霸占并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

1926年,毛泽东担任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时(在国共合作破裂之前,他还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 ,负责监督收集21省的土地统计数据。据他说,这次调查结果显示,人口占全部农村人口10%的在乡地主、富农、官吏、在外地主和高利贷者,却占有中国70%以上的耕地;中农占有15%的耕地;而占农村人口65%以上的贫农、佃农和雇农,却只占有全部耕地的10%~15%。

毛泽东说:“自从反革命政变后,这些数据就被禁止发表了。如今,十年过去了,人们还是不可能从南京方面获取到任何关于中国土地分配方面的数据。”

共产党认为,国民党“对帝国主义的不抵抗政策”,尤其是“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抵抗政策”,加速了农村地区的破产。南京方面对日本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中国五分之一的领土、40%以上的铁路线、85%的未开垦田地、大部分煤矿、80%的铁矿、37%的优质林地以及大约40%的出口贸易落到了日本侵略者的手中。日本现在还控制了中国剩余地区75%以上的生铁和铁矿企业,以及中国一半以上的纺织业。日本对满洲的侵略,也夺走了中国最好的市场,以及它最便捷的原材料来源地。1931年,满洲从中国其他各省的贸易“进口”占其“总进口额”的27%以上,但到1935年,中国对满洲的“出口”仅占满洲“总进口额”的4%。这让日本得到了中国最适合工业发展的地区,直接阻碍了中国工业的发展。日本将原材料用于本国工业。这也使得日本在东北站稳脚跟,从而可以从这里肆无忌惮地继续侵略中国。许多人认为,即使中国其余地区不再遭受侵略,之前那些改革的成果也荡然无存了,南京本来还可以将这些功劳揽到他们自己头上的。

那么,南京方面这长达9年的反共战争究竟取得了什么成果呢?最近,西北当局在第六次反“围剿”行动的声明中,对这些结果进行了总结。声明中说道,第一次“围剿”行动期间,东北落到了日本人手中;第二次“围剿”期间,上海惨遭侵略;第三次“围剿”行动期间,放弃了热河;第四次“围剿”期间,冀东丢了;第五次“肃清残匪”期间,冀察两省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

当然,只要共产党继续试图用武力推翻政府,南京方面就不会停止内战。早在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就宣布对日作战,并提出联合所有抗日力量的主张。1933年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又提出团结“所有武装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过,它并未提出与蒋介石和解。直到1936年年中,共产党从根本上改变了立场。为了建立更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他们将国民党甚至蒋介石都考虑在内。现如今,中国共产党承诺,只要国民党中央政府同意“建立民主的代议制政府,对日抗战,还政于民,保障民众的公民权利”,红军和苏区可以交由国民党中央政府管辖。换句话说,只要国民党重新坚持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纲领,共产党就准备再度与它结盟。对于这两个基本目标,共产党认识到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才是最重要的,他们为此甚至不惜搁置围绕土地问题展开的国内斗争;而阶级矛盾也不得不屈从于外部矛盾的顺利解决,如果不能成功解决与日本的外部矛盾,阶级矛盾也一定无法得到满意的解决。

下面引用毛泽东在接受我采访时说过的一些话:

“如今,抵抗日本帝国主义是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根本矛盾。我们苏维埃的政策也取决于这一根本矛盾。日本军阀妄想征服全中国,使中国人民沦为他们殖民地的奴隶。反抗日本侵略,反抗日本经济和军事侵占——这些是在分析苏维埃政策时必须牢记的主要任务。

“日本帝国主义不仅是中国的敌人,也是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敌人,特别是那些太平洋地区的既得利益者——美、英、法和苏联人民——的敌人。日本的大陆政策和海上政策,不仅是针对中国的,也是针对那些国家的……

“我们对外国列强有什么样的期待?我们希望各个友国采取中立的立场,至少不要帮助日本帝国主义。我们希望他们能积极帮助中国抵抗日本的侵略和占领。”

在使用“帝国主义”一词的时候,共产党对日本和当今与中国友好相处、互不侵犯的民主资本主义国家作了明显的区分。毛泽东解释道:

“关于帝国主义的问题,我们注意到,在各个大国之中,有些国家表示不愿意参加一场新的世界大战,有些国家称不会无动于衷地看着日本侵占中国,例如美、英、法、荷兰和比利时等国。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长期面临强国侵略威胁的国家,例如暹罗 、菲律宾、中美洲国家、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亚、荷属东印度——这些国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日本的威胁。我们把它们全都当作朋友,并邀请它们与我们合作……

“因此,除了日本和那些帮助日本帝国主义的国家之外,刚才提到的那一范围内的所有国家可以组成一个反战争、反侵略、反法西斯的世界联盟……过去,南京方面接受了美、英和其他各国的很多援助。但这些资金和物资大部分都用于内战了。南京方面每杀害一个红军战士,就等于杀害了许多的农民和工人。根据银行家章乃器最近发表的一篇文章,南京方面每杀害一名红军战士,都要消耗8万元 。因此,在我们看来,这样的‘援助’并不算是给中国人民的。

“只有南京方面决定停止内战,对日本帝国主义宣战,并与所有革命力量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民主的国防政府时——只有到了那个时候,这些援助才能真正地帮助到中华民族。”

我问毛泽东,苏维埃是否主张取消不平等条约。他说许多不平等条约实际上已经被日本破坏了,特别是在满洲。至于未来对中国的代议制政府持什么样的态度,他这样说:

“那些援助中国或并不反对中国独立和解放战争的国家,我们应该请他们同中国继续保持密切的友好关系。对于那些积极援助日本的国家,自然不能给予同样的待遇,比如说德国和意大利,它们已经和伪满洲国建立了特殊的关系,所以是不能将它们视为中国人民的友国的。

“对于友国,中国愿意和平谈判,达成互惠互利的条约。对于其他国家,中国准备开展更广泛的合作……至于日本,中国必须通过抗日战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没收日本帝国主义的所有财产,取缔日本在我国的特权、租界和势力。就我们与其他国家的关系而言,我们共产党人绝对不会采取可能使中国在抗日战争中处于不利的国际地位的措施。

精讲点拨

联系当今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我们就能发现领袖的观点具有着超越时代的前瞻性。

“当中国真正赢得独立的时候,合法的外国贸易利益将会获得比过去更多的机会。四亿五千万人民生产和消费的力量,不仅关乎中国的利益,更将涉及许多国家的利益。我们数百万的人民,一旦真正获得解放,他们潜在的巨大的生产力就会被释放出来,从而在各个领域进行创造性活动,这将有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提高全世界的文化水平。但是,中国人民的生产力在过去几乎没有发挥过作用;相反,它还受到来自本国军阀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

最后我问:“中国是否有可能与民主的资本主义强国结成反帝联盟呢?”

毛泽东回答道:“反帝、反法西斯联盟,本质上来说就是为了共同防御好战国家的和平联盟。中国与民主资本主义国家缔结反法西斯条约是完全可能的,而且也是非常可取的。这些国家加入反法西斯联盟以进行自我防卫,是符合它们的利益的……

“倘若中国完全沦为殖民地,那么这将是一系列漫长的、恐怖的、没有意义的战争的开始。我们必须作出抉择。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我们将走上反抗压迫者的斗争道路,我们希望各国的政治家和人民也能同我们一起走上这条路,而不要走上帝国主义的血腥历史所铺就的黑暗道路……

“中国要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必须寻求其他国家的援助。然而,这并不是说,没有外国的援助,中国就不能抗日!中国共产党、苏维埃政府、红军和中国人民已经做好准备,联合所有能够联合的国家,以缩短这次战争持续的时间。不过,即使没有一个国家加入我们,我们也下定决心,孤身奋战到底。”

难道共产党真的认为中国可以打败日本强大的战争机器吗?我相信他们就是这样认为的。那么,是什么让他们觉得自己一定会取得胜利呢?这就是我向毛泽东提出的许多问题中的一个。 n3MT3bByBT+J7LVLmIPzrKvWKb+cDdYuCP6ErYkQKgpl32LX0ZaZq3aO3tab/rc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