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僖公

【题解】

僖公(?—前627),或作“釐公”,鲁国第十八任国君。名申,庄公少子,闵公弟,鲁庄公之妾成风所生。前660年鲁庆父杀闵公,季友立申,是为僖公。在位三十三年,前627年去世,子文公兴立。

僖公在位的三十多年里,晋文公重耳经过十九年的流亡,重新回到晋国当上国君,振兴晋国,并在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城濮之战中打败楚国,成为霸主,建立了继齐桓公之后又一强大的霸业。僖公在位期间,诸侯国之间还发生了几次重要的战争,主要有:僖公四年(前656)齐桓公会鲁、宋等国之师攻蔡,与楚屈完盟于召陵;僖公十五年(前645)秦晋韩原之战,秦穆公大破晋军,擒晋惠公,秦尽得晋河西之地;僖公二十二年(前638)宋楚泓之战,楚攻宋,战于泓水,宋襄公“不鼓不成列”,大败,受伤,次年去世;僖公三十三年(前627)秦晋崤之战,郑弦高犒秦师,晋败秦师于崤山,获秦三帅。这些都是春秋中期争霸斗争中的标志性事件。

鲁僖公时期先后经历齐桓、晋文称霸,同时又面对宋襄、楚成等强敌环伺的局面,鲁国先依附于齐,晋文公称霸后,则长期依附最强大的晋国。在这期间,随着叱咤一时的齐桓、宋襄、晋文先后去世,春秋的形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僖公一篇重要的义理,首先是鲁国内乱的终结,哀姜被齐桓公所杀,庆父自裁,见元年“夫人姜氏薨于夷,齐人以归”和“公子友帅师败莒师于郦,获莒挐”等条。其次是齐桓、晋文相继而起,尊王攘夷,其中最大的义理是对齐桓、晋文的赞扬与否定。例如,齐桓之功,一为服楚,见四年“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一为帮助邢、卫、杞复国,虽然这是存亡继绝的善举,但毕竟僭越了天子之权,故有“实与而文不与”的评价,见元年“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条。晋文公则在僖公二十八年的城濮之战中打败楚国,继而为践土之盟、温之会,虽有尊王之心,然毕竟以臣招君,僭越礼制,《春秋》亦为之避讳。 8Wgu62nE603mG8ou9Q7KjZQM47q0ObtKo7fYrp0hDSKd9eM/JcHRGSKwINmQO6R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