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十一世纪是宋王朝最繁华的时期,重大事件几乎都围绕变法和党争展开,杰出人物应运而出,相较于大名鼎鼎的范仲淹(989—1052)、欧阳修(1007—1072)、司马光(1019—1086)、王安石(1021—1086)、苏轼(1037—1101),沈括(1031—1095)的影响力或许稍逊一筹,然不仅月球表面有沈括坑,浩瀚宇宙之深处,还闪烁一颗以“沈括”命名的小行星,皆是迄今为止欧阳修王安石等人未曾享受的待遇。
沈括纪念邮票
1962年中国古代科学家邮票第二组,即有沈括。而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很晚才有幸登上新中国邮票。
沈括人生经历之丰富,涉猎领域之多门,以致《梦溪笔谈》虽然是他晚年遣兴撰写的随笔,自谦“以之为言则甚卑”,完全没有存藏名山传诸不朽的心思,但作为记录宋代科技文明的小百科,却为他赢得巨大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