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财富不是万能的,但没有财富是万万不能的

提到钱,总有人会说:金钱不能带来幸福。这句话不仅肤浅,而且根本不对。至少也该这么说:光是金钱不能带来幸福。生前被称作德国文学教皇的马塞尔·莱希-拉尼奇(Marcel Reich-Ranicki)曾这么说过:

“光是金钱不能带来幸福,但在宝马车里哭,会比在自行车上哭幸福一点。”

根据哈佛大学的研究,即便已经很富有了,但如果这些富豪的财产变成双倍,他们会感到更幸福。不过幸福研究专家认为并非如此,的确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除了健康之外,最重要的就是亲密的人际关系:有人欣赏我们,跟我们一起欢呼,帮我们加油,陪伴着我们。此外,认为自己生活充满意义,也会带来相似的幸福感:做出成绩,帮助他人,从事能让自己成长的工作。

雅各布斯大学社会系教授简·德尔海也是幸福研究专家,他曾提出一个简单好记的幸福配方:拥有、情爱与存在。这三者是可以替我们制造幸福的要素,它们在生活中的占比会因不同类型的人,分量有所不一,但没有哪一个能完全被另一个取代。只有在钱财、情感依归与意义这三大条件彼此调和时,我们才会觉得生命是值得的。

钱财也是其中一个条件。对个人经济的判断、可以利用财富做什么事,以及与他人相比的财富状况,都会影响个人的幸福感。不过,两者之间的关联倒也不像唐老鸭的富豪叔叔说的那样简单原始:“像只海狗一样跳进钱堆,像只鼹鼠一样在里头挖,这才是真正的幸福。”这只全世界最富有的鸭子,最后总是以一个可怜富人的惯习收尾。唐老鸭的富豪叔叔可说是“有钱真好”的具体表现。然而,要将钱财转化成生活质量,就必须先有一点金钱心理学的认识。

如果一个人非常、非常有钱,那么钱财的确不会是他幸福的主因。就像德国格鲁纳与雅尔出版集团古纳亚尔出版公司(Gruner+Jahr)执行长茱莉亚·杰克尔(Julia Jakel),或是2024年欧洲杯足球赛主办委员会主席菲利普·拉姆(Philip Lahm),不可能会因为得到一小笔遗产而高兴得手舞足蹈。不过,若一个人本来就囊中羞涩,意外获得一小笔横财,的确会产生幸福感。至于雀跃与否的界线落在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及安格斯·迪顿(Angus Deaton)认为,大约是直到家庭收入比该国平均收入高出近10%:在这个界线以下的家庭,每次加薪,他们都会觉得负担又减轻一些,烦恼少了一点,经济安全感多了一点,压力少了一些,能负担得起生活上的小幸福,度假费用也有着落,比起邻居也较为体面。这些家庭意外获得横财,也相对地带来更多的快乐。

若问什么是绝对无法让人幸福的事,那就是没钱吧。

对收入更高的族群而言,获得更多钱,当然也是件惬意的事,但生活并不会因此变得更好。以经济学术语来说,就是边际效用下降,基本需求或更多的要求早已获得满足。这种金钱降低拥有的乐趣,不必是超级富豪,一般收入较高的族群就会有类似的体验。

其实,发生这种状况的原因你可能也已知道:轻易就能到手的东西容易贬值。就像看到一双漂亮的黑色切尔西靴,如果你的鞋柜已经有三双类似的靴子,再多买一双只会造成没地方放的烦恼,或者选择变多,反而不知道该穿哪一双。购买新车也会出现同样的效应:即使新车比现在的奔驰C系列还要高一级,但到辛德芬根 领新车时,那些小点心、参观车厂、拍照纪念等活动也不再新鲜。说穿了,活动每次还不是都一样。虽然比起商品本身,体验的光环较不容易磨损褪色,不过,一旦升到无法再升级时,体验也很容易变得无聊。据说就连搭玛丽皇后号横跨大西洋这种豪华体验,到了第三次也不再那么令人兴奋了。

这听起来虽然有“何不食肉糜”的傲慢,但说实在的,我们每个人也有过类似的经验,就像连续过了五天舒适宜人的美好夏夜后,到了第六天已经不像第一天那么幸福快乐了。要避免让自己觉得索然无味,我们可以选择不断猎奇寻新,或者修身禁欲。或者,我们也可以把省下来的钱捐给其他更需要的人,如此一来我们不仅做了好事,还可以顺便增加自己的幸福感。这话听起来虽然愤世嫉俗,但金钱能带给人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自己活得富足阔绰,而别人远远不如自己有钱。

来做个小测验,试想一下,你有两个工作机会可以选择:第一个,年薪十三万欧元,其他同等职位同事年薪平均为十六万欧元;第二个,年薪十万欧元,其他同等职位同事年薪平均为八万欧元。你会选择哪个工作?

一项学术研究调查显示,大多数人都会选择第二个工作。很显然,对大多数人来说,个人财富在社会中的相对表现,比绝对数量来得更为重要。特别是成功人士,比起金钱,更重视社会地位,比起消费得起什么样的昂贵商品,社会排名更重要。就连大富豪也是这么想。就像排行榜上的亿万富翁,若是跌了几个名次,其实对他们的生活根本毫无影响,但是他们还是会因此闷闷不乐,因为:

金钱不仅代表美梦成真,还是功绩、声望,以及财务成就的衡量标准。

就像玩《大富翁》游戏一样,物质资本决定了我们在所处环境中的优势。物质资本更多,不仅社会地位更高,成功的概率也更大。穷人大部分的财产都花在日常消费上,有钱人大部分的财产投资在时间、教育、审美眼光、自我意志、休憩、健康、伸张正义和增加便利上。现实的例子就是:独栋木屋度假村安静又有个人隐私,名牌及私人定制西服确保体面,能干的律师对付烦人的邻居。如果有更多钱,就可以像祖克柏一样买下房子周围所有土地。就连更优秀的中等教育文凭也可以花钱买到。

雷根斯堡有不少历史悠久的机构,平德尔私立高中是其中之一。历届学生总不免拿“家有笨孩就送平德尔”这样的话来自嘲。当然,即使是私立学校,也不会随便送出高中毕业会考文凭。不过,小班授课,加上充满启发性的学习环境与个人辅导,显然更容易取得优异的成绩。 SYenEr2YH91/Gfi4Gq1C39XWGMHipJMcFjedebWmS/LCqqCleUlU1nqZ4+ngyUO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