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深谙职场法则,精准把握晋升机会

专业知识可以在大学、工作坊,或是在网络研讨会中习得。关于创造力的知识,如今也被研究得非常彻底,只要有心,就有足够的资料阅读。但是,企业到底在想什么,就不是那么容易摸透了。除了官方宣传中的愿景及组织结构,专业职场到底如何运作这种秘密规则,鲜少能在大学里习得,其他书籍或专业博客也不会泄露太多。幸运的人在家耳濡目染便知道成功与权力的游戏规则,至于了解有多深入,只需观察父母的职业地位。根据父母自身的经验范畴,以及身处的企业文化,就会发展出不同的职场求生及晋升策略。身为孩子最重要的榜样,父母对业界判断的视角是从多人共享的大办公室,还是从主管高层的角度出发,也是非常不同的。

她今年十七岁,只花了一季的时间就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模特,且她的脸蛋简直就是母亲辛迪·克劳馥(Cindy Crawford)的翻版。不过,凯雅·基伯(Kaia Gerber)的成功不只是因为美貌及完美的身材比例,时尚杂志 ELLE 的报道透露了凯雅·基伯在时尚界迅速崛起的秘密:“她在家就有可以百分之百信任的顾问。这些顾问在背后支持她,而且都是时尚界的专家,可以与她讨论交流。”

出身平凡的人所拥有的好成绩及毕业证书,既可以帮助他们升上更高一级的学校,也是进入好职场的入场券。因此这样的年轻人会努力工作,设法以亮眼的成绩单获得他人的青睐,但对其他影响职场升迁的因素,例如市场发展、产业及企业文化,以及如何为职场升迁做策略性的准备等所知甚微。他们的父母对此也是一知半解。对一般人来说,公司高层,特别是高阶管理团队发生的事,只是道听途说,并不值得多花力气理解。

上层社会的惯习自然不一样。手握权势的双亲,对孩子在学校的成绩要求较为宽松。这种态度传达给下一代的讯息是:专业知识固然重要,毕竟总得为未来的挑战做准备,不过,比起专业知识上的细枝末节,可能还有更重要的东西。这些人的子女从小就能从第一手资料中得知:哪些行业充满前景;通过哪些手腕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如何与有权势的人士交往;如何清楚地了解自己三年后想要达到的目标;为何从实习生开始工作,比起直接拿全薪以正职开始工作更有利;如何带领团队;为何最好从年轻时就开始为一个有发展远景的目标奋斗。这种阶级特殊思考模式的影响,会表现在子女的职业发展机会上。

有人知道如何做出成绩,但有人更知道如何呈现绩效。

除了良好的教育,富裕家庭出身的孩子还拥有一种隐藏但关键的优势——他们对职场晋升的潜规则往往早有耳濡目染,即使自己未曾察觉。这种职场知识再搭配上专业资格,成效加乘后成为一张不容小觑的王牌。就连德国教师协会主席约瑟夫·克劳斯(Josef Kraus)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情况。根据他的经验,职场上的成功与中学成绩并不怎么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一个人后来在大学及职场上的成就,与中学成绩的相关性只有50%。这并不多。”其他因素也同样重要,像选择的专业、耐力与毅力,以及个人抗压性。“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在人生的路上遇到贵人提携。”

对身处上层社会的人来说,这些认知都不是新鲜事。浸染于出生环境惯习中的他们,从小耳濡目染,懂得如何在企业组织中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尽管苹果公司与采埃孚公司 的游戏规则并不相同,但无论哪家公司,大原则总是一样的:只要你能从既有的企业文化中做出最棒的成绩,就会出人头地。刚进公司的新人首先要明白这点,但这不是件简单的事,因为职场新人通常缺乏对现实情况的认知。若家中没有长辈身处上位,等自己体会到公司不只是才能展现,而是办公室政治的竞技场时,通常为时已晚。

斯坦福大学教授杰弗里·菲佛(Jeffrey Pfeffer)曾说过:“在管理及领导力课程讲座中,常常讲述的是这个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而不是这个世界是如何。”因此,对那些教育精英而言,职场晋升之路仍是难以捉摸,只能专注在下一步怎么走,无法定长远目标。新手若能成功,常常是因为他们懂得发现并抓住机会,这与社会学家阿拉丁·艾尔-马法拉尼(Aladin EI-Mafaalani)分析阶级晋升成功者传记时发现的结论一致。如果没有把握良机,就会像希腊机会之神卡伊洛斯一样,稍纵即逝,再也无法挽回。

大学毕业后不久,她便在一家信息公司为管理高层担任口译,并教导员工中文及跨文化训练课程,同时继续撰写博士论文。其间,一名董事临时需要更多助理,想起这位年轻的汉学家,于是她还未真正理解发生了什么事时,就已经坐在高层办公室助理的第二把交椅上了。不过,她对这个改变并不热衷,也不想帮老板处理个人事情,无论老板多么位高权重。就这样过了三个月,她尽责处理完所有交办给她的事项,不再有多余的业务后,她又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直到很久以后,她才恍然大悟,自己错失了一个大好良机:那位欣赏她专业的董事、除正式沟通渠道以外接触高阶经理人的机会,还有第一手的信息,这些都是能让她出人头地的机会。只是她不知道如何利用这些关系获得权力,刚离开大学的她对如何在事业上展现企图心一无所知。

每家公司都有极复杂的组织结构,想摸透其中的权力关系与非正式升迁系统,需要很久,而且也藏有风险。你的专业理论知识无法运用在这种系统上,只能透过敏锐的观察慢慢熟悉,特别是那些未曾说出口的种种言外之意:谁握有实权、老板注重什么、谁与谁接触密切、市场走向如何、哪些员工是非官方的意见领袖、有什么项目在进行、合作单位是谁、哪一类的员工会被当成救世主且晋升特别快。这在每家公司都不一样,在A公司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到了B公司则是聪明、年轻的律师,在C公司可能是天才型暴君,出于某种不明的原因,这些人不会被当作自恋狂,而是被人们认为他们很酷。

不幸的是,很少人会去分析公司的这种不成文规矩,也很难问出个所以然来。如何得知这类内幕消息,顾问公司Leanovate曾讨论过这个专题,并建议公司新人采取以下连锁反应试探:

任意行动─觉察─反应。

也就是说,舍弃固有的行为模式,先做出假设,并化成行动(即任意行动),观察发生什么事(即觉察),并据此调整自己的行为(即反应)。这样的实验有时马上见效,例如私下跟上司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解决方案,帮助他突破瓶颈。有时则感觉没任何作用,例如在团队开会时直言信息设备太老旧。经过这样的状况也可以学到,对系统的批评就算再有道理,还是要付出信任代价,而且批评不易被接受。

这可以说是实验行动:做些尝试,测试界限,小心试探各种可能的方法。慢慢地就能从行动及觉察中,一步一步探得不言而喻的潜规则,知道晋升的小道与捷径,并且越来越清楚用什么方法或跟随哪个人的脚步,能更快到达目的地。每一次的成功都会叠加上去,从失误中习得的经验知识会转化成最好的教训。只要记得,千万不可错得太过分,即使系统不求事事正确无误,明显的策略性失误也会造成反噬。 L/F5u1QA+sNtr8vTKIOya1wz7YoeNn/dsTI5d7jkP+r0Jndf7zRXXTyaCPSc+K3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