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结语

《保训》简文公布后,引起极大关注,问世不久,相关论文就不可胜数,研究焦点大多集中于“中”的问题。可能是因为已穷尽了各种解读之可能性,最近,这方面的讨论逐渐沉寂。在笔者看来,现在正是总结、整理前期研究的大好时机。由于简文过于简略,也由于对简文的不同理解,内容的阐释呈现出不可思议的多样性。大多数的论文都有刻意求新求奇,不顾文本内在脉络,仅凭个别字句大肆发挥、过度解释之嫌。在以往研究中,自李均明开始的解释路线,以法的实践为背景,以“公平公正”之理念为“中”的基本意涵,最为平实合理,但是也存在着许多前后龃龉、无法整合之处。笔者就是以这条思路为基础作出综论,集各家之长,去各家之短,兼融个人的文献考证与思想梳理,力图为《保训》所见之“中”及其相关问题作出前后贯通的、具备逻辑统一性的解释。总之,《保训》所见四个“中”字,只能理解为治国安邦的重要理念,而无法视其为某种具体之物。“中”作为一种“公平公正”的理念,对应着人间社会与天地万物,是处理族群间矛盾的有效手段。这种“公平公正”的理念必须放在与法的制度、法的实践相关的情境中才能理解。从《保训》中,看不出“公平公正”的“中”与追求平衡技巧的“中”有直接关系,也看不出与心学意义上的“中”有直接关系,只能作“正直无私”解。“三降之德”只有理解为“极其恭谨谦卑之德”,才能与前后文相整合。 Gc95YI57NaWQEMtQyAN+w6GvjI0KUfKFQn/Do13KBycjCqEHDtbJy/g5hPhFrfs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