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了更加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筑牢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根基。正是实现现代重塑的中华文明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文化根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生成了文化的再生机制,促进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融合。之所以高度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因为我们党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结构、民族性格和人们价值观念的深刻影响,善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内涵丰富的治国理政、立德化民的智慧。
运用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社会治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之所需。文化进步是在社会进步中实现的,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时代的需求,反映时代的关注,体现了时代创造和历史选择,提升了文化自信的底气。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场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获得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正是在结合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从中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打开了让我们掌握思想和文化主动的创新空间。在这个更广阔的空间里,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使之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力地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因而是新时代新征程上又一次的思想解放。
从新的思想解放的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很高的文化立意。马克思主义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的基因,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理解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就会深刻理解“旧邦新命”:只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只有深入研究中国历史上治国理政的经验,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智慧和生态观念,才能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同时,任何传统中有生命力的文化基因都会在时代发展中实现自我更新,都会彰显时代精神。只有发扬传统文化中“活的东西”,才是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这里有一个新旧文化转化的问题,以新文化取代旧文化,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因而,不应固守传统、亦步亦趋,而应超越既往、别开生面,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