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欣赏一张作品,如图1-1所示。无论是色彩搭配还是构图比例,这张照片都很容易让人觉得是用相机拍出来的,但它其实是笔者在一次外出时用手机拍下来的。
所以,即使是一部小小的手机也能让你的照片清晰饱满、色彩明亮,拍出“大片”的感觉。
图1-1
摄影发展至今有接近两百年的历史。19世纪,乔治·伊士曼发明了用柔软材料作为基板的胶片,给摄影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这种新的胶片也成为之后一百多年摄影底片发展的基础。1888年,伊士曼公司推出了第一款柯达相机,之后的很多年里,直到数码相机逐渐取代胶片相机的地位,人们都默认摄影与相机之间具有紧密绑定的关系。
相较之下,手机摄影其实是一种新鲜事物。世界上第一台可以拍照的手机是诞生于2000年的夏普J-SH04,但是当时的相机不论是技术还是市场都达到了非常成熟的程度,而以索尼和佳能为代表研发的新一代数码图像传感器系统也正在悄然发展。因此,夏普J-SH04在推出之后既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也未得到太多的市场反馈,就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了。
直到2010年,iPhone4面世,通过其摄影功能的新鲜感和专业度,终于吸引到了一部分摄影师的关注,人们开始愿意去尝试用手机拍摄一些作品。在手机连接互联网之后,用户可以快速将拍摄的照片处理、传输并分享至社交平台,自此,手机摄影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
你是否想过,为什么用手机和相机拍出来的照片会有不同的效果?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
相机摄影和手机摄影之间最明显的差异是画质。一般来说,相机摄影的画质要比手机摄影的画质更好。这是因为相机使用的是专业的传感器和镜头,能够捕捉到更多的细节和色彩;而手机则受到其小巧的体积和厚度的限制,其摄像头和传感器的尺寸较小,因此摄影画质相对较差。如图1-2所示,左侧为相机拍摄效果,右侧为手机拍摄效果。
无论是手机还是相机,都需要有一个图像传感器来接收光线,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图像传感器的大小和质量,直接影响了照片的清晰度和细节。一般来说,在同样的光线条件下,相机拍出来的照片会比普通手机拍出来的照片更清晰、更真实、更有层次感。但是,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升级,一些高端手机的画质已经可以与入门级相机相媲美了。
图1-2
手机和相机的镜头也有很大的差别。镜头是用来聚焦光线,并控制进入图像传感器的光量和角度的部件。镜头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了照片的色彩、锐度和视角。一般来说,镜头越复杂、越精密、口径越大,成像效果越好。以现在的技术来讲,手机的镜头通常是由几片塑料或玻璃组成的微型镜头,而相机的镜头则是由多片玻璃或金属组成的大型镜头。因此,在同样的距离和焦距下,相机拍出来的照片会比手机更鲜艳、更锐利、视野更广阔。如图1-3所示,左侧为相机拍摄效果,右侧为手机拍摄效果。
图1-3
相较于相机摄影,手机摄影也有自己的优势。因为手机的体积较小,且兼具了打电话、上网、付款等多种功能,本身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之一,所以手机具有极高的便携性,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拿出手机进行拍摄,并且可以将照片立即分享到社交媒体上。而相机则需要额外携带和保护,因此其便携性较差。如果我们需要出门旅行或者进行长时间的拍摄,那么携带一台相机需要付出一定的体力。
此外,相机摄影和手机摄影在使用成本方面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购买一台专业的相机需要花费较高的费用,购买一款高端的手机也需要花费一定的费用,但是,在长期使用中,相机的维护和修理成本可能会比手机更高。另外,如果我们想要拍摄出更加专业的照片,还需要购买一些配件,如专业镜头、闪光灯等,这也会增加使用成本。
手机和相机的后期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后期处理是指在拍摄完成后,对照片进行编辑和优化的过程。后期处理可以改变照片的色调、对比度、亮度等参数,从而提升照片的美感和表现力。一般来说,后期处理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设备内部进行处理,第二种是在设备外部进行处理。手机通常采用第一种方式,利用手机内置的APP对拍摄内容进行优化;而相机通常采用第二种方式,需要先将拍摄内容输出至电脑,再由拍摄者在电脑上进行后期处理。因此,手机拍出来的内容会比相机更简单、更方便、更适合分享;而相机拍出来的内容会比手机更美观、更专业、更适合二次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