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九节

诸位,我自然是在说笑,我也明白这笑话拙劣得很,但难道世间万事都该当作笑谈吗?或许我正咬牙切齿地说着这些所谓的笑话。诸位,我被诸多疑问折磨,请为我解惑。比方说,你们想要让人摆脱那些根深蒂固的旧习,想要按照科学和理性的准则来矫正他的意志。然而,你们凭什么断定人不仅可以,而且必须经受这样的改造?你们又基于什么推断,人的意志如此迫切需要矫正?简而言之,你们何以确知这样的矫正真能给人带来福祉?既然话已至此,不妨再问:你们为何如此笃定地认为,循规蹈矩地追随那些由理性推演、算术担保的现实利益,就一定对人类有益,甚至将之奉为全人类的铁律?须知这不过是你们一厢情愿的臆测罢了。就算这是逻辑的法则,但恐怕未必就是人性的法则。

诸位,你们大概要以为我疯了吧?请容我先行声明。我承认:人确实是一种天生的创造者,注定要有意识地追逐目标,投身于匠心与技艺之中,也就是说,不管前路通向何方,都要孜孜不倦地为自己开辟道路。

也许正是因为他注定要开辟这条道路,他才会不时萌生偏离的冲动。更令人深思的是,尽管这些实干家们总体而言都愚钝得很,但他们偶尔也会触及一个真相:这条路似乎总能通向某处,而真正的关键并不在于它通向何方,而在于它必须不断延伸。这样一来,这个规规矩矩的孩子才不至于漠视工程技艺,沉沦于那众所周知的万恶之源——足以毁灭灵魂的懒散之中。

人类确实热爱创造和开辟道路,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然而,为何同样的人类又会如此痴迷于毁灭与混沌?请诸位给我一个答案!不过关于这一点,容我单独说上两句。他如此热爱毁灭与混沌(这确实无可争辩,有时他会深深迷恋于此),会不会是因为他本能地畏惧抵达终点,害怕完成那座正在建造的精神大厦?谁又能说得准呢——也许他只是痴迷于远观这座大厦的宏伟轮廓,而不愿近前细看;也许他仅仅沉醉于建造的过程本身,而不愿意真正居住其中,宁可将它让给那些“驯服的动物” ——比如蚂蚁、绵羊之类。说到蚂蚁,它们的品味却大不相同。它们拥有一座同样非凡的建筑,那就是永恒不倒的蚁穴。

那些受人敬仰的蚂蚁们,从蚁穴起步,终将归于蚁穴,这份坚守与笃实足以为它们赢得荣耀。然而人却是个轻浮而难以捉摸的造物,也许就像一位沉迷于棋局的棋手,只迷恋追逐目标的过程,而对目标本身却兴味索然。谁又能说得清呢(这事当真无法断言),或许人类在尘世间孜孜以求的全部目的,恰恰就蕴藏在这永无止境的追寻过程中,换言之,就存在于生命本身,而非那个确切的目标。这目标不会是别的,不过是如同“二二得四”这般确凿无疑的公式罢了。然而,诸位啊,“二二得四”已不再是生机勃勃的生命,反而是死气沉沉的死亡之始。至少,人类从来都对这个无可争议的“二二得四”心存畏惧,而我至今仍然不能免于这种恐惧。就算我们姑且承认,人类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在寻找这个二二得四的答案,为此不惜横渡汪洋,赌上性命,但当真正即将触及这个答案时——上天可鉴,人又不禁心生畏惧。因为他在内心深处明白,一旦寻得答案,生命就将失去继续探寻的意义。瞧瞧那些工人们吧,完工后好歹能领到工钱,可以去小酒馆寻欢作乐,随后或许会因酒醉闹事被关进警局——这样起码也能打发掉一周的光阴。那么,人这种存在究竟该何去何从?至少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每当人抵达自己追寻的目标时,总会在他身上窥见某种难以言说的不自在。他深爱追求的过程,可一旦真正达到目标,那份愉悦反倒消失殆尽,徒留尴尬与困顿——这当然显得极其可笑。简而言之,人就是一个荒诞的造物;在这一切表象之下,分明隐藏着一个宇宙性的双关笑话。

然而,“二二得四”这等至理名言依然是个令人难以忍受的存在。“二二得四”——依我看来,这不过是理性对人性的一种傲慢无礼的僭越罢了。你瞧,这“二二得四”就如同一个趾高气扬的蛮横之徒,双手叉腰拦在你的人生道路中央,还不住地向两旁吐着轻蔑的唾沫。诚然,我不得不承认,“二二得四”确实是个了不起的真理;可既然世人都在歌颂真理,那么让我来说,“二二得五”在某些时候,也不失为一个令人心生欢愉的精巧发现。

你们为何如此笃定,如此郑重其事地确信,唯有那些正常的、积极向上的事物——简而言之,唯有平和安适的生活才对人有益?难道理性在判断何为利益时,就不会有所偏差吗?人性难道就只贪求安适吗?也许人同样热爱苦难?也许苦难之于人的益处,恰恰等同于安适带来的滋养?说到底,人有时会深深地热爱苦难,热爱到近乎疯狂的地步,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无须翻阅浩繁的世界史来佐证;只消你是个活生生的人,只要你曾稍稍品尝过生活的况味,扪心自问便知分晓。

至于我个人的见解,那就是,单单热爱安适,这不仅显得庸俗,甚至有些不成体统。无论好坏,有时将什么东西打个粉碎,也会带来一种难以言说的快意。要明白,我这里并非在为苦难辩护,更不是在颂扬安适。我所坚持的是……我的任性,是在我需要任性时,这份任性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就像我深知那些轻歌曼舞的场合里不容许有苦难一般。

在那水晶宫里,这般事物是万万不可想象的:痛苦孕育着怀疑,承载着否定,而一座容得下怀疑的水晶宫,还算得上什么水晶宫?——这座象征着完美理性的建筑,岂能容忍丝毫的不确定?然而我确信,人永远不会拒绝真正的痛苦,也就是那种源自毁灭与混沌的痛苦。痛苦啊——这才是意识诞生的唯一源泉。诚然,我在开篇就说过,依我看来,意识是人类最大的不幸,但我深知,人是如此眷恋着意识,以至于不愿用任何世间的满足来交换它。譬如说,意识远远超越于“二乘二”之上。二乘二算完之后,显然一切都将终结,不仅无事可为,更无物可知。在那样的境地里,人能做的,无非就是封闭自己的五感,沉溺于空洞的冥想之中。而在具有意识的状态下,尽管结果相仿——同样是无事可为,但至少还能偶尔鞭笞一下自己,这也算是某种生命的迹象。也许这显得颇为守旧,然而总好过一片虚无。 WEvUg41TkkyhqPDmhMrmVZjeZM13So43VJcmAIdUEQFaZl52ACO2QcbepgaeY4D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