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正能量教育呢?
简单来讲,它代表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可以将孩子从脆弱中解放出来,让孩子有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正能量教育是有温度的,是因材施教,是用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告诉孩子:凡事都有解决办法,要用积极的心态看待问题。
在家庭教育里,很多父母常用打击式教育,认为孩子不能夸,一夸就上天,若不严格对待,将来就会很难管教。打击式教育的要领是批评、比较、延迟满足。
父母若用严苛的态度对待孩子,不仅不会让孩子感受到爱和温暖,还会让孩子觉得压力很大,会本能地排斥,将自己缩在“套子”里,进行自我保护。而父母过度的打击则会让孩子缺乏信心,变得自卑,没有勇气和决心面对挑战。
我认识的一位家长就崇尚打击式教育,她认为孩子常被夸会骄傲自满,所以她对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点评得“留有余地”,想让孩子有进步空间。她经常使用“如果”来假设,给孩子设置一个目标,还会用“但是”指出孩子的问题。比如:“如果这个地方你再用点儿心,就会取得更好的结果。”“你这次的钢琴弹得很不错,每一个音都很准,老师对你的表现也很满意。但是在肢体语言上还要加强,要投入感情才能弹得更好。”有一次她过生日,孩子为了给她庆祝生日,特意利用休息时间练习小提琴,想要给她一个惊喜。终于在她生日那天,孩子拉了一首她最喜欢的《梁祝》,还拉了一首《生日快乐歌》收尾。孩子本以为会得到妈妈的赞许,可妈妈却说:“你刚刚有几个音弹得不对,还需要练习。”这句话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盆凉水,瞬间浇灭了孩子心中的热情之火。孩子对妈妈说:“我为了这一天练了好几个月,没想到您还是不满意,我到底做什么才能让您满意地笑一笑,夸我一句?”这位家长说话的重点永远不是夸赞或鼓励,而是表达对孩子表现的不满意。在孩子眼中,自己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让妈妈满意,或许终其一生都在讨好妈妈,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得到妈妈的夸奖,但是妈妈永远都不会满意,这就是她的教育方式。
所以父母需要觉醒,需要反省和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适时调整,以适应每一个独一无二的孩子。
与打击式教育不同,正能量教育中的语言是积极向上的语言,是通过言传身教告诉孩子:他们可以变得更好,他们理应变得更好。父母用正向的语言教育孩子,会让孩子更有自信,无畏前路的风雨。那么,正能量教育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点呢?主要有以下几个。
1.温柔和煦,不吓孩子
父母说话的声音温柔,不急不缓;不会疾言厉色,用父母的威严和气势吓倒孩子,威逼孩子按照他们的要求做事,而是用亲和、商量的语气告诉孩子。
2.积极向上,没有否定和打击
单纯地夸赞孩子,没有先扬后抑,不打击孩子的自信。对此,最好不要使用“如果……就好了”或“你这方面很好,但是那方面不行”的语言,而是将原本要打击孩子的语言换成激励的,让孩子听到父母说的话后动力十足。比如:“妈妈相信你可以做到,之前那一次你处理得就很不错,这一次全靠你啦!”“这件事你做得很棒,正好给了我启发,我最近遇到一个难题,正好可以用你刚才的思路解决……”
3.乐观,给孩子向上的思维启发
正能量代表乐观,潜移默化中能让孩子像小太阳一样积极向上。父母与孩子相处时,可以通过自己的语言将一种乐观面对问题的态度传递给孩子。比如,房门关上后发现没带钥匙,不抱怨,而是思考如何解决,并说:“没关系,去单位拿备用钥匙就可以,正好可以带你去妈妈的单位看一看。”父母对待问题的态度,孩子会模仿,当孩子失败时,他们也会说:“没关系,再试一次没准会有意外的惊喜。”
父母正向的语言对孩子来说是天赐的礼物,每一个孩子都无法选择自己出生的家庭,他们带着一张白纸来到父母身边,都想画出美好的图画。他们在努力模仿,通过学习充实自己,努力长大,而父母也需要快点儿觉醒,懂得正能量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在父母的教育和引导下越来越好,拥有一个璀璨的未来。
与自己对话
对孩子说话语气重了时,你会自责吗?
或许我们都有后悔的时候,比如某句话说错了,或者在情绪不稳定时用严厉的语言打击孩子,这些都让我们后悔。其实,后悔就是觉醒的第一步。我们知道自己的语言存在问题,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可能不适合孩子的发展,但是不要只停留在后悔这一层面,而要深挖,要反省和改变,要多用积极向上和乐观的语言改善亲子关系。别自责,也别灰心,作为父母,我们也在成长,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方面,我们都应该不断学习、改进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