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孩子需要父母的语言引导

在一定意义上,父母的语言引导更像是一盏明灯,给陷入迷雾中的孩子指明方向,让他们在黑暗中也能无所畏惧地前行。语言的力量就是如此强大,能激发孩子身上的潜能。但是有些时候,父母说出的话却让孩子本就稀缺的勇气消失殆尽,甚至让孩子生出退缩之心。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孩子今后的人生走向。或许我们可以做一个对比,看一下不同风格的语言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算了,还是我帮你做吧,这样节省时间,效率最高。你就别站在这儿添乱了,做好了,妈妈再叫你。”

“哭什么哭!遇到事儿就知道哭,哭能解决问题吗?行了,别哭了,你还委屈上了。”

“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怎么就不听劝呢?一天天的就知道玩游戏,不让我省心。”

“你还敢打人?你怎么不上天呢!逃课、打架,你以后干脆去要饭吧!不对,要饭你都要不明白!”

孩子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生活,只会变得更脆弱,没有勇气改变现状。相反,如果父母换一种方式去说,结果会大不相同。

“你先独立思考下怎么完成这个手工作业,需要用哪些工具和材料。如果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和妈妈一起讨论。”

“没关系,真的没关系,失败了再重新来过就好。妈妈知道你很难过,你现在可以哭,感到委屈就哭出来吧。可是你也要知道,单纯地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哭过之后,要擦干眼泪去面对。相信我,失败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可怕,妈妈相信你一定可以迈过去!”

“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爸爸和妈妈,将来的路还是要靠你自己走下去。玩游戏是可以放松心情,让你感到快乐,爸爸有时也会控制不住玩一会儿,但长时间玩可能就会影响学习了。现在爸爸邀请你一起去科技馆,你可以放下手机,和我一起去科技馆逛逛吗?”

“不管怎样,打人都是不对的,你可以试着用别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现在,妈妈建议你先去道歉。你一直都很勇敢,妈妈相信这一次你可以处理得很好。”

如果父母用上面的语言教导孩子,孩子就会变得更积极、独立、勇敢,有信心面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很多时候,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肯定,所以,在他们脆弱或犹豫时,父母应给予理解和引导。

那么,父母对孩子进行引导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善于用积极的语言引导

在引导孩子之前,父母需要变得积极,用正面的心态去对待孩子的问题。在与孩子沟通时,尽量用积极的语言将事情朝着光明的方向扭转,让孩子有信心、有勇气去面对发生的所有事。

但是积极的语言要用得恰如其分,不能贪多。举个例子:如果父母每天晚上都在固定的时间端一碗心灵鸡汤去敲响孩子的房门,那孩子可能会立即将门反锁,根本不让父母进去;而当孩子感到委屈、无助、心情低落时,如果父母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心灵鸡汤走过来,孩子可能就会觉得温馨、幸福。

2.关注自己的声音,充分发掘声音的疗愈作用

声音是有魔法的。温柔的声音就像和煦的阳光,能滋养孩子的心灵。父母在和孩子说话时切忌焦躁、急切、大吼大叫,因为平稳、低沉、不急不缓的声音才能让孩子听着舒服,从而更容易听进去,记在心里。

3.父母不仅要输出,还要有输入和反省的环节

父母用语言引导孩子的同时也要进行自我反省,并且多看一些家庭教育和父母语言类的书,多学、多看、多练习,定期反省,总结经验,及时改进不足的地方。

4.留出时间让孩子表达,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形成良性的互动

亲子沟通是双向的,父母的语言只是引导,更多的时候要将话语权交给孩子,听他们表达。倾听时,注意力要集中,眼睛要看着孩子,并且有回应和互动。不能一边工作一边听孩子说话,可以试着放下手中的一切,专心听孩子说话。不要让孩子认为父母在敷衍,并不想听他们说话。

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应该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千万不要集中时间给孩子来一场语言风暴,而是应尝试着将积极的语言应用在生活中,细水长流,方能看到成效。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积极的语言来让孩子变得更勇敢、自信、坚强吧!

与自己对话

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父母的权利和责任有多大?

我觉得从孩子刚出生开始,父母就拿着隐形的画笔在孩子的人生画纸上涂涂抹抹了,是一片艳阳天,还是乌云密布,受到父母的影响。也正因为责任重大,所以父母一定要用心去画,努力去教导,将积极向上的力量传递给孩子。 yNYqQL9Cuwk9E5ovyd0KEMsrJImi2tW+YQLOCpBGK7EPA+G7tZCsWibZCQyOuds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