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避免过度保护孩子

如果父母过度保护孩子,不给孩子动手和实操的机会,那孩子在面对问题时就容易产生逃避和退缩的心理,各方面都表现得很脆弱,没有主见,不敢做决定,一切都要父母帮忙。所以,要想让孩子快速成长,父母就要给孩子创造做事的机会,让他们勤思、多做、常反省。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他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描绘了孩童劳作的场景,诗中云:“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的孩童虽然不懂耕田和织布的技术,但也学着大人的模样在桑树荫下种瓜。这里不仅说明孩子有主动学习的思维,还表明父母没有阻止孩子模仿大人劳作的行为,在孩子小小年纪时就让他们学种瓜,给孩子主动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当孩子脆弱时,父母可以首先反省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想想是不是自己的过度保护让孩子变得脆弱。比如,孩子做事拖延,从不主动写作业,那他们的背后是不是有勤快的父母,不断地催促孩子完成作业,口头禅就是“别磨蹭了”“快点儿吧”?父母催一句,孩子做一点儿,有时还会担心孩子做不完,主动帮他们完成。再举一个例子,孩子面对失败会不知所措,永远在等别人帮忙,从不思考如何解决。那他们的背后是不是有亲力亲为的父母?父母将一切难题都替孩子解决了,他们常对孩子说:“这个简单,我帮你。”

教育孩子有时需要父母“懒”一些。父母“懒”一些,孩子则会勤一点儿。当然,“懒”也要“懒”得有技巧。

有一位母亲,她在教育孩子时,就很懂得守拙,深谙“懒”之道。比如,当孩子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时,她会对孩子说:“这个字妈妈也不认识,咱们一起查字典吧!”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当孩子做手工作业不知道从哪儿入手时,她会对孩子说:“初秋有什么?大自然有什么变化?你可以试着从这个角度出发。”而不是为了节省时间,直接帮孩子做手工作业。孩子第一次学英语时,她也拿着一本英语书学习,遇到不会的单词就问孩子:“你能给我讲一下这个单词怎么读吗?妈妈小时候学的是俄语,现在也想学一下英语,你能帮我吗?”这极大地鼓励了孩子,并且让孩子的责任心越来越强,孩子每天晚上写完作业后都会给她讲学到的英语知识。这样,孩子的英语成绩也非常好。

由此观之,父母越“懒”,越守拙,孩子成长得越快,也越好。

父母的“懒”可以激发孩子的潜能,提高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少做一些,让孩子多做一点儿,不过度保护,只在恰当的时候助推,相信点滴积累就会有质的飞跃。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更勇敢,遇到问题也不会脆弱,会有勇气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一切。

与自己对话

如果可以,相信父母都想为孩子提供全方位的保护,让他们不受任何伤害。可是,父母过度保护孩子会让孩子失去前进的勇气。就像雄鹰,只有一次次将小鹰从高处推下去,小鹰才能学会飞翔。

孩子需要长大,父母可以保护他们,但在保护的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如何独立,让他们长出可以飞向未来的翅膀,一飞冲天。 pHidC8RP73ANynQbXt9VRV5V2AN46NboMadG85M7/L34+lf8Ep9UVz/ccoRcy6F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