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不被夸奖,孩子的内心很受伤

多多是一个非常有上进心的孩子,他想取得好成绩,以便获得家长和老师的夸奖。爸爸看着多多努力学习的样子,心里也很高兴,但是他每次想夸奖多多的时候,又担心自己表达得太直接而使多多骄傲。带着这种复杂的心情,爸爸对多多说出来的话总是带着否定和打压的意味。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较常见的心理是,自己都是为孩子好,无论说多难听、多狠的话,都没有关系。甚至有很多家长认为自己只是“刀子嘴”“说话直接”而已。不可否认,很多“刀子嘴”的家长,在物质方面对孩子都有满满的爱,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内在感受。

每个人都渴望被欣赏,孩子更是如此。当家长总是用言语打压孩子时,孩子就会忍不住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一无是处。经常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孩子,其成长会被父母的否定、打压严重限制,无法正确地认识自我,难以建立自信。更糟糕的是,一些孩子经受不住这种否定、打压的刺激,会变得一蹶不振,而另一些孩子则会选择逃避,甚至通过暴力反抗等方式对抗家长,进而内心变得扭曲起来。

正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所以,家长要用正向、温暖的话语来关心孩子。比如,爸爸要想表达对多多的关心,可以这样说:

“爸爸看到你每天不用督促,就能自觉地去看书学习,真的很欣慰。”(对孩子的自觉行为给予夸奖)

“自觉学习是个好习惯。要继续保持呀,爸爸为你‘点赞’啊!”(鼓励孩子养成自律的习惯)

“你知道吗?很多人能取得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多么聪明或多有才华,而是他们能自觉学习。”(让孩子将自觉学习变成自己感兴趣的事)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会参照家长的样子成长。如果家长总是用“刀子嘴”跟孩子沟通,那么孩子很有可能“继承”这一点,甚至形成这样的语言风格。这样的语言风格会严重影响孩子的社交,甚至影响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等。

在开口表达之前,家长应该首先想清楚:自己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是想要发泄自己的情绪,还是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若家长能够在说话前想清楚这些问题,就会停止用“刀子嘴”和孩子沟通。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愿意与家长分享他们的情感和经历,从而促进亲子关系的发展。 tc3afLebmhyJT2yjMNS/B+KgBcAAo5ye2nkScjyHQGzjZVokKvfD6vwX9fNs/SB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