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常常会将孩子没经大人允许就拿家里的钱的行为与“偷窃”“学坏”“犯罪”等负面词语联系起来,给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其实孩子不经家长同意,就从家里拿钱的原因有很多,以下列举了五种情况。
01 孩子可能在学校遭到了校园霸凌,拿钱是为了保护自己。
02 孩子为了和同学攀比,拿家长的钱作为自己炫耀的资本。
03 孩子对“偷”和“拿”没有概念,认为家里的东西都可以随便拿。
04 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孩子只好选择在大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地拿。
05 孩子想通过拿钱来获取家长的关注。
在知道孩子拿钱的原因之前,家长应该先保持理智和冷静,然后用平和的话术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拿钱的动机。
对于孩子在没有告知家长、未征得允许的情况下就拿走家长放在家里的钱的行为,许多家长的态度是愤怒的。但是,家长切记不可对孩子又打又骂,甚至将此事上升到孩子的人品、道德等问题上,以免孩子产生深深的焦虑、恐惧、无助等情绪。下面是一些供家长参考的话术建议。
“你为什么要拿钱呢?是零花钱少了,还是遇到什么事情了?可以跟爸爸妈妈聊聊吗?”
“如果你需要钱,可以向爸爸妈妈说明,只要需求合理,爸爸妈妈都会给你,但是不能不经大人允许就自己拿。”
“家里的很多东西并不是可以随便拿的!比如钱就不可以,需要经过爸爸妈妈的同意才能拿。”
“哎呀,最近爸妈工作太忙了,冷落你了吧?你看,连你的零花钱都给忘了,真是不应该啊!”
抑制怒火,保持理智,用平和的语气与孩子沟通,了解这一行为发生的原因,再针对性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