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货物和服务的总货币价值。
经济学家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在美国,由商务部主管的经济分析局负责计算各州、县、大城市、工业部门以及全美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年计算4次全美和各州的国内生产总值,每年计算一次各县、大城市和工业部门的国内生产总值。但是,正如批评人士不断指出的那样,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时,没有区分有益和有害的支出,没有考虑被衡量国家或地区人民的福利状况。说到底,它认为所有的支出都是好的、有利的,尽管大量证据表明事实并非如此。导致空气、水和土地污染的支出并不好,降低生活质量的支出也不好。然而,这样的支出却像兴建医院或学校的支出一样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虽然人们想用国内生产总值来表明公民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能力,但它做不到。
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表现最常用的指标。尽管反对的人很可能比支持的要多,但它仍为人们所用。为什么呢?因为它计算起来相对容易,很少需要主观判断。反观其他衡量方法,包括我提出的那些,都需要主观测量,而这可不受经济学家待见。主观的衡量方法之所以主观,是因为其涉及个人经历和感受。尽管社会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了可靠的、可重复的方法来测量这些主观特征,但是,很多人还是认为,因为它们不是客观的,所以不够好;尽管人们正是用主观感受来判断那些自己最关心的,尽管对人们有意义的东西必须能够反映他们的个人经历,但是,很多人还是把“客观”定义成比“主观”更好的特征。
国内生产总值有什么问题呢?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2022年1月28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两篇有关美国经济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显示,以国内生产总值衡量,2021年美国经济“快速增长了5.7%,是几十年来最好的一年”。另一篇文章则使用了不同的标题:“国内生产总值上升了,选民却为何如此沮丧?”当然,针对标题描述的现象,第二篇文章引用了许多经济学家曾试图对这种明显差异做出的解释。
我的解释更简单:国内生产总值与人们的生活质量无关。对一般人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没有任何意义。对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着投资机会,但它的成分如此复杂,积极和消极成分并存,以至于对普通人而言毫无意义。2022年1月,人们对全球、对美国、对自己的生活状况仍感到不安、沮丧和困惑,在解决这类问题上,国内生产总值的数值没有任何意义。
用国内生产总值衡量国家经济意味着以货币,通常是美元,来衡量国家的一切活动。对该衡量标准的批评有很多,我将其归结为以下三点。
1.它强调物质产出而不考虑整体利益或福祉。
2.它把成本和浪费视为经济效益。
3.它用一个数字来概括国家的经济状况,掩盖了计算的巨大复杂性,因而是“不透明的”,是神秘、隐匿、令人困惑和看不透的。
是的,国内生产总值只是一个计数,仅表明了支出的多少,其衡量方法忽视了国民的福祉。再请看,假如有一家公司在生产产品上投入资金却产生了大量废物,造成了严重污染,根据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方法,在生产这些有害物质上投入钱会被认为是一件好事,因为它为国内生产总值做了贡献。然后,如果政府不得不花费一笔钱来消除公司生产的废物所造成的危害,这笔钱也会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产生的废物会被当作“外部性”,即它们对公司并没有不利影响。清理这些有害废物需要一定的支出,因此,产生废物这种负面行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有双倍的利好:生产这些废物的支出以及清理废物所花费的成本都被计入了国内生产总值。外部性的力量:外部性产生的一切成本由社会承担,而不是由导致这些成本的群体承担,而且,这些成本被认为对国内生产总值有利。外部性在毁坏我们的土地、河流和大气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但它们能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因而提升一个国家的国际声誉。
查尔斯·肯尼在其所著《变得更好——为什么全球发展是成功的,以及我们如何能让世界变得更好》一书中,详细而批判地审视了他的标题中关于全球发展的积极声明背后的因素。世界上许多低收入国家,尽管多年来一直接受外国的援助,自己也一直在努力发展本国经济,但其国内生产总值往往停滞不前——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增长——以至于许多人说,外国援助都白白浪费了。但当肯尼更深入地研究这些国家时,他注意到,尽管国内生产总值可能没有多少变化,但其国民的健康状况、教育、对基础设施的使用和技术等指标都有所提高,国民的幸福感也有所提升。生活质量和人民福祉不是很重要的特征吗?国内生产总值不衡量这样的特征,却仅限于衡量那些容易测量的东西。经济学家应该更喜欢哪种衡量方式:正确的,还是容易的呢?
人们曾多次尝试重新定义衡量一个国家生活质量的标准。“金钱不是万能的,”贾斯廷·福克斯在《哈佛商业评论》刊载的文章中说,“但长期以来,金钱几乎是衡量一个国家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戴维·皮林写道:“假如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人,他也只是一个对道德漠不关心甚至视而不见的人。国内生产总值衡量的是各种生产,而不管生产的好坏。国内生产总值喜欢污染,尤其是那些还必须花钱清理的污染;国内生产总值喜欢有人犯罪,因为它乐于花钱供养庞大的警察队伍和修理打碎的窗户。”英国有些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也批评了自己的专业,在俱乐部、网站和《经治主义——把经济学留给专家的危险》一书中痛陈自己的各种不满,他们还请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安德鲁·霍尔丹为此书写了长篇序言以示支持。
由于一个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地位至关重要,经济学家在国家和世界治理中已经设法变得非常有影响力。然而,他们把自己的判断建立在了错误的模型之上。许多受人尊敬的资深经济学家一直在强调这一点。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被经济学家主宰了呢?为什么报纸上的那些大标题不断地向我们吆喝股市的数字,显示股市每天上涨或下跌了多少呢?为什么这是衡量普通人满意度的标准呢?为什么经济学家认为,衡量一个国家最常用的两个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各种股市指数呢?
股市指数有什么用?股票价格反映了专业交易员的目标,他们要么急于赚更多的钱,要么急于减少损失。换句话说,他们为贪婪和恐惧所左右。是的,股价变化会影响很多人,因为退休基金和贷款成本也受其影响。但是,除了那些专业交易员,人们每天关注这些变化并没有什么好处。专业交易员也只是在赚差价,并没有为世界创造任何实质性的价值。
国内生产总值代表着一个国家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为什么它很重要呢?经济学家说,这是因为确定经济增长与否很重要。没错,但是人们在判定经济有无增长时,使用的“经济”衡量标准却是错误的。正如前面所讲,国内生产总值忽视了人的健康、幸福和生活质量。为什么要把复杂的国家经济简化为一个单一的数字,而且还是一个有缺陷的数字呢?使用货币计量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有很多种,国内生产总值实际上是一个由许多不同的数字和因素决定的十分复杂的概念,为什么仅用一个数字来概括它?一个数字又怎么能表明其中的复杂呢?
把国内生产总值当作衡量经济的标准有三大缺陷:第一,人们认为这个值越高越好,但许多有害事物的成本被计算在内;第二,它甚至不试图衡量那些对人们来说最重要的事物;第三,它采用了一组非常复杂的度量值,却试图将其简化为一个单一的值以概括一切。
第一个缺陷前面已经讨论过,现在谈谈第二个。假如我们不用金钱来衡量生活质量,而是用人的价值来衡量,我并不需要发明任何新的测量工具,因为已经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方法,并且其中有些已经被使用。但是,它们尚未被经济学家或那些非常依赖经济学家的官员广泛接受,因此在国家、企业的经济决策中仍无关紧要。世界经济论坛指出了以下5个比国内生产总值更能表明经济增长的社会特征。
·好的工作
·福利
·环境(含可持续性)
·公平(和平等)
·健康
我认为上述特征还可以加上以下几项。
·包容性
·复原力
·教育
·社会价值观
·治理质量
·幸福
·充足的食物
以上两个列表只用于说明的目的。其中有这么多特征,我们该用哪一个来衡量一个国家呢?我的建议很简单:不要尝试。不要试图把不同的测量方法结合起来,希望得到一个有意义的数字,那样只能是徒劳无功。是的,最终结果将是一个数字,但它有意义吗?为什么要先测量每个特征来得到一个数值,然后再把各个数值加起来得到一个总数呢?相反,我们应该展示测得的每一个特征的数值。最好有一个带有标度的量表,能表明测得的每个值与理想值的差距。本书第11章讨论的经济甜甜圈模型(见图11-3)就展示了这样一种方法。与对社会需求的威胁图(见图11-2b)非常相似,经济甜甜圈模型显示了多个特征,并表明了该特征测得值与理想值的差距。它很好地说明了一个国家在某些关键变量或特征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单独看待每一个特征,人们更容易精准地确定一个国家应该先集中精力解决哪些问题。
国内生产总值和相应的国家排名并不能表明国民的实际生活状况,知道这一点很重要。还有一些其他指标能被用来衡量人们非常关心的事物,如以意大利统计学家科拉多·基尼的名字命名的基尼系数,衡量的是许多低收入工人关注的收入不平等问题。
科拉多·基尼于1921年提出了基尼系数,用测量范围为0到1的量表给国家打分,测得数字越小,表示平等程度越高:得分为0表明所有人口的收入分配绝对平等;1分意味着国家的不平等程度已达上限。所有这些替代国内生产总值的测量方法仍然使用满意度的经济指标,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因为大家都认为金钱真的能说明舒适度或满意度,而是因为相关经济数据容易获得。
另外两个常被用来衡量国家价值的替代指标是真实发展指数(GPI)和人类发展指数(HDI)。真实发展指数旨在确定经济是否给人们提供了真实的福利,它包括对环境、社会因素以及社会贡献的测算。与此类似,人类发展指数也尝试衡量社会价值。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人类发展指数的描述如下。
设立人类发展指数是为了强调,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最终标准应该是人类及其能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经济增长。人类发展指数也可以用来质询国家的政策选择……
人类发展指数是衡量人类在三个关键方面发展的平均成就的总结性指标:健康长寿、较高的知识水平和体面的生活。人类发展指数是这三个方面标准化指数的几何平均值
……
人类发展指数只是非常简化地反映了人类发展所需要的一部分条件,它没有认真思考贫困、不平等、人类安全、权利赋予等问题。
如何比较国内生产总值、人类发展指数和真实发展指数这三个指标呢?时事通讯《经济学在线》上一篇题为《替代GDP的衡量方法》的文章指出了以下几点。
· 从本质上讲,国内生产总值过于关注总财富,而忽视了重要的人文和环境因素。
· 人类发展指数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替代方法,将预期寿命、教育时间和质量以及生活水平考虑在内。
· 另一个选择是真实发展指数,它将生态因素纳入国家总值的测算。总的来看,一个经济水平中等但排污较少的国家的真实发展指数会较高。
尽管人类发展指数和真实发展指数都试图评估人类关注的关键变量,但它们仍然强调用财务指标来测算。然后,它们把所有的测量结合起来,因此,它们必须使用同一种测量尺度。这种尺度是什么呢?当然是货币。人类发展指数用以衡量“预期寿命”,真实发展指数用以衡量“污染”,但两种方案最终将这些指标转化成了货币价值,意味着多个组成部分还是被简化成了一个数字。这样很难说明哪些社会特征为测算最终数值做出了(或没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