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是改变世界的力量。生命不是网球赛,只能有一方赢球。当双方都赢,能够共同创造一种新局面,让彼此都感到满意时,人们才能做出合理决策。
第3选择思维模式:我看到自己——我看到你——我找到你——我和你协同。
有一种方法能够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最棘手甚至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有一种方法能够解决生命中几乎所有的困境和严重分歧,它是通向未来的方法。它既不是你的方法,也不是我的方法,它是一种更先进的方法,它是一种比我们以往能想到的任何方法都更好的方法。
我称之为“第3选择”。
大多数冲突有两个方面。我们习惯以“我的团队”与“你的团队”来思考问题。我的团队是好的,你的团队是坏的,或者至少“没那么好”;我的团队是正确而正义的,你的团队是错误甚至不义的;我的动机是纯粹的,你的动机至少是不纯的。我的党派、我的团队、我的国家、我的孩子、我的公司、我的观点、我的立场都和你对立。在所有情况下都只有两种选择。
几乎所有人都认同非此即彼的选择。于是有了各种对立:自由派与保守派、共和党与民主党、员工与管理层、控方律师与辩护律师、孩子与家长、保守党与工党、教师与行政人员、学区与城区、农村与城市、环保者与开发商、白人与黑人、宗教与科学、买家与卖家、原告与被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丈夫与妻子、社会主义者与资本主义者、有信仰者与无信仰者。于是有了种族歧视、偏见与战争。
每种选择都深深根植于某种思维定式。举例来说,环保者的思维定式是欣赏美和自然的平衡。开发商的思维定式是看到社区进步和经济机会增多。每一方都自认高尚理性,而视对方缺乏道德与常识。
图2-1
注:大多数冲突都是两方面的。第1选择是“我的方法”,第2选择是“你的方法”,通过协同,我们可以得到第3选择——“我们的方法”,一种视角更高、更好地解决冲突的方法。
思维定式与个人身份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我说自己是一名环保者、一个保守派成员或一名教师,那么我描述的不只是我的信仰和我的价值观——而是“我是谁”。所以,当你攻击我这一方的时候,你攻击的是我和我的自我形象。在极端情况下,身份认同冲突可以激化为战争。
假设两种选择思维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大多数人身上,那么我们该如何超越它呢?通常来说,我们无法超越。我们要么继续斗争,要么达成脆弱的妥协。正因如此,我们才面临如此多令人沮丧的僵局。不过,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我们属于哪一方,而在于我们如何思考。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的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一词指影响我们行为的思维形式或类型。它就像一张地图,帮助我们决定要去往何方。我们所看到的地图决定着我们的行为,而行为决定着结果。如果我们转换认知,行为和结果也会相应改变。
举个例子,番茄最早从美洲传到欧洲的时候,一位法国植物学家认为它是古代学者所说的可怕的“狼桃”,于是他发出警告,食用番茄会导致抽搐、口吐白沫甚至死亡。因此,虽然美洲的早期欧洲殖民者将番茄作为观赏植物种植在花园里,但他们从不去碰它。与此同时,殖民者所面临的最危险的疾病是由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败血病——而番茄富含维生素C。药物就在花园里,他们却因为错误的认知而死亡。
大约一个世纪后,随着新知识的出现,认知发生了转变。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开始食用番茄。据说,托马斯·杰斐逊就种植番茄并将它作为食物推广。如今,番茄是最常见的蔬菜。现在我们认为番茄是健康食品,食用番茄就会变得健康。这就是认知模式转换的力量。
图2-2
注:我们的认知模式支配着我们的行为,而行为决定结果。我们得到的结果建立在行为的基础上,而我们的行为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周遭的世界。
如果我是位环保者,我的认知或心像地图会显示一片我希望保护的美丽的原始森林。如果你是位开发者,你的心像地图会显示你希望开采的地下石油储量。两种认知模式可能都是正确的。地球上有一片原始森林,而石油储备恰恰也在那里。问题在于,两种心像地图都是片面的,并且永远无法全面。人们后来发现番茄的叶子是有毒的,因此,反对食用番茄的认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的。虽然有些人的心像地图比其他人的要完备一些,但是没有地图是真正全面的,因为地图不是地形本身。正如D.H.劳伦斯所说:“一切片面真理均有其对立面,并最终产生对自身的否定。”
如果我只看到了第1选择的心像地图——我自己的片面地图,那么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说服你转变你的认知模式,甚至强迫你接受我的选择。这也是我维持自我形象的唯一方法:我必须赢,你必须输。
另外,如果我放弃我的地图,追随你的地图——第2选择,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你同样无法保证你的心像地图全面,所以我有可能会因为追随你的地图而付出惨痛的代价。你可能会赢,而我可能会输。
我们可以把地图联合起来,这是有益的。我们需要一张考虑到双方观点的更具包容性的地图。我会理解你的观点,你也会理解我的观点。这是一种进步。即便如此,我们的目的仍然会有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仍然不愿意森林遭到破坏,你仍然想在森林里开采石油。我对你的地图的充分理解可能导致我在对抗你的时候更加艰难。
然而,这时我对你说:“也许我们可以达成一种前所未有的更好的解决方案,你愿意考虑第3选择吗?”于是,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几乎从来没有人问过这个问题,但它恰恰是解决冲突、改变未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