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虎见纣王这样不依不饶,真是无奈。他故意拖延时间,让雷开、殷破败明天来领兵。次日五更,两将来了一看,三千人马都是老弱病残。可是黄飞虎总管全军,两人的官职太小,没法儿提要求。无奈,两人只好带着老弱病残之兵,去追赶两位皇子。
此时,匆匆逃走的方氏兄弟和两位皇子风餐露宿,甚是艰难。方氏兄弟想到自己身材高大,目标明显,心里暗暗担心。他们建议和殷郊、殷洪分开,因为皇子人小个矮,容易躲藏。等到来日进兵朝歌,他们一定来支援。两位皇子觉得这话在理,便和方氏兄弟挥泪告别。他们两人决定,哥哥殷郊去东鲁找外公,弟弟殷洪去南都找鄂崇禹,然后借兵一起讨伐朝歌,为母亲报仇。两人大哭而别。
弟弟殷洪边哭边走,他原本是锦衣玉食的皇子,现在流离失所,走得并不快。他向一户农家要了点饭吃,又匆匆赶路。即使是这样,一日也不过走了二十里路,眼见天快黑了,他来到一座古庙歇息,不一会儿就睡着了。殷郊朝着东鲁方向快走,大概走了四五十里,此时天已黑了,他看见一户人家,便决定借宿一晚,明日再走。令他惊奇的是,这户大院的主人竟然是首相商容!商容看见太子又惊又喜,他急忙询问朝歌的情况。当他知道纣王的种种恶行,真是悲愤交加。他再也坐不住了,打算回朝歌去见纣王。
殷破败、雷开追到三岔路口,他们打算各带五十名精壮一点儿的军兵分头追赶,剩下的老弱军兵就留在此地,免得拖累他们。雷开带兵往南都追赶,追了一天,直到夜里二更时分,士兵们人困马乏,有的险些从马上掉下来。雷开心想:殿下年幼,估计也不敢走夜路。别反倒追过了,到时殿下在后,我们在前,不就空忙一场了吗?于是吩咐属下找地方休息。大家举起火把,四处巡视,发现一座古庙。也是天数巧合,殷洪正在庙中酣睡,被抓了个正着。
殷破败向东鲁的大路上赶去,他是商容的门生,经过老师的府第,便进去拜访。门丁认识他,便没有通报,直接让他进去了,正撞上殷郊和商容在一起吃饭。殷郊一惊,想到此去必是九死一生,不禁泪如雨下。商容不忍,他安慰殷郊说:“殿下放心,老臣随你们去见天子,自有话说。”殷破败哪敢与商容一起回去,恐怕连累自己。商容叹道:“也罢,殿下你同殷将军先去,老夫随后便到。”
回朝歌的路上,殷郊暗暗庆幸:我虽将身死,好歹跑了弟弟殷洪,总有能报仇申冤之日。不到一日,来到三岔路口,雷开与殷破败相见,殷郊这才知道殷洪也被抓了。两位皇子在此相见真是心如刀绞,万分绝望。想到母亲死于无辜,他们也将死于无罪,不禁放声大哭。此景悲戚,三千将士听者心酸。
黄飞虎得知两位皇子被抓回,又气又急。他急忙派人请满朝文武百官到午门集合。大家见了面,急忙讨论该如何是好。正说着,只见将士拥着两位皇子来到午门。殷郊和殷洪垂泪大叫皇伯皇叔救命,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安慰他俩,表示一定会竭力保他们。
哪知,无情的纣王听说儿子被抓回,连见都不见,就命令速速斩首。黄飞虎见殷破败捧着行刑的圣旨出来,气坏了。上大夫赵启更是一把夺过行刑圣旨,将之撕得粉碎。黄飞虎叫人保护两位皇子,和百官一起来到大殿,鸣钟击鼓,请求纣王临朝。纣王在寿仙宫听见钟鼓声,猜到百官要保太子。妲己出招,让纣王下旨:“今日斩了殿下,百官明日见朝。”百官无可奈何,个个垂头丧气。此时,忽然起了一阵狂风,刮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忽听一声有如劈山断石般的巨响,惊得众人抱头躲藏。等到风止声息,监斩的殷破败睁开眼睛一看,不禁叫苦,原来两位皇子早已无影无踪了!
此事太过异常,殷破败吓得魂不附体。而在大殿里的百官听闻此事,都心中暗喜,纷纷感慨地说:“这真是天不断含冤之子,地不灭成汤之脉啊!”那么,这两位皇子到底去哪儿了呢?原来是两位云游四海的仙人途经此地,看见两位皇子头顶上红光冲天,知道他们命不该绝,就派 黄巾力士 [1] 将两位皇子救走了。这两位仙人一个是太华山云霄洞的赤精子,另一个是九仙山桃源洞的广成子。他们各收了一位皇子为徒,回山去了。
此时,首相商容已经赶到大殿,他痛心地问大家,众人拿着朝廷的俸禄,怎么不劝诫纣王呢?百官也很难过,黄飞虎无奈地说:“丞相你不知道,陛下深居内宫,根本不上朝,这内外不通,君臣阻隔。我们几次鸣钟击鼓,纣王都不见我们啊!”商容叹口气说:“好在苍天有眼,救走了两位皇子。老夫此来面君,必是有死无生!为了对得起先王在天之灵,今日舍身为国,冒死直谏。”众人唏嘘不已。
纣王听说两位皇子失踪,又惊又怒,心中正不知如何裁决,忽然听见有人鸣钟击鼓,请他上朝。纣王非常不悦,来到大殿,看见殿中间跪着一人,身穿素装,十分奇怪。仔细一看,没想到是商容,纣王吃惊地问:“你已经告老还乡,如今怎么擅自回来了?”商容老泪纵横,说:“臣担心陛下和江山社稷,特冒死回来呈上奏本。”
纣王看到商容的奏本上历数他的罪状,还写着:“忠臣受炮烙惨刑,皇后遭受酷刑,自古无道之君,未有过此者!愿陛下速赐妲己自尽,申皇后、太子屈死之冤;斩杀 奸佞 [2] 小人,谢忠臣良将酷死之苦。”那妲己和奸臣都是他心头最爱,怎肯轻易诛杀。奏本上虽是忠言,对纣王却是句句逆耳。他勃然大怒,将奏本扯得粉碎,命人将商容处以极刑。
七十五岁的商容愤然而起,说道:“谁敢拿我!我乃三世之 股肱 [3] ,托孤之大臣。”他悲愤地大骂纣王:“昏君,你真是昏君!可惜先王 兢兢业业 [4] 建立的天下,要被你断送得干干净净。你有何脸面去见先王?!”说完,他一头撞到大殿的盘龙石柱上,血染衣襟,为国尽忠了。
上大夫赵启见此惨状,替商容不平。他豁出去了,出班大骂纣王,纣王气得犹如疯牛,命人施以酷刑。百官看得触目惊心,纣王却不以为意,心满意足地回到寿仙宫。
事后,纣王担心四大诸侯可能会举兵反商。费仲心狠手辣,说:“这个容易,他们现在还不知情,您下令把他们秘密召来,然后将他们一网打尽,斩草除根。这样群龙无首,自然就不会出祸患了。”纣王大喜,大赞费仲是治国安邦的奇才。
单说前往西岐的使命官,到了西岐的都城,只见城内众人安然有序,人人谦让有礼,不由得感慨西伯侯姬昌的仁德。姬昌擅长占卜,已经知道此去朝歌凶多吉少,必定七年之后才能返回。于是,他将内务之事交托散宜生,把保护城镇等外围之事交给南宫适,然后又嘱咐了长子伯邑考,辞别了母亲太姜和文官武将,向着朝歌行去。
这一日行至燕山,姬昌叫跟随的众人快快找地方避雨。众人眼见天晴日丽,都觉得奇怪。没想到转眼间狂风吹来,乌云漫天,顿时下起倾盆大雨。大家急忙往茂林深处钻,忽听一声响雷,惊得众人紧紧靠在一起。不一会儿,雨过天晴,大家正要出来,姬昌说:“云过生将,将星现出,左右的帮我把将星找来。”众人都啼笑皆非,这荒山野岭的,上哪儿找孩子去啊?碍于命令,大家只好四处寻觅,没走多远,真的听到古墓旁有婴孩啼哭的声音。众人惊得哑口无言,赶紧把孩子抱去交给姬昌。
西伯侯见这个孩子面如桃瓣,眼有光华,非常高兴地说:“我命中有百子,看来这第一百个孩子就是他了。”他打算把孩子交给这里的人家抚养,等七年后再把他带回西岐去。没走几步,迎面来了一个面貌清秀的道人,正是终南山的云中子。他知道这个孩子乃是将星,希望收他为徒。姬昌大喜,便把孩子交给他,询问:“以后相会,以何名相认?”云中子说:“既然是在雷声中现的身,就叫他雷震子吧!”
虽然描写西岐的情况只有一句“众人安然有序,人人谦让有礼”,但是足以让我们对姬昌产生好感。他真是贤明、仁德的管理者。可见,所做之事显露所做之人的品行。
古人说:“言为心声,行为心表。”我们的言行,就像一面镜子,不仅反映出我们的内心状态,也影响着周围世界的观感。
[1]
【黄巾力士】
道教传说中在仙界听候差遣的仙吏,听命于更高级别的神和仙,力大无穷,能护法降魔。
[2]
【奸佞(nìnɡ)】
奸臣,奸邪,溜须拍马之人。
[3]
【股肱(ɡōnɡ)】
大腿和胳膊。比喻辅佐帝王的大臣。
[4]
【兢(jīnɡ)兢业业】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做事用心,认真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