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张飞逃出徐州以后,直奔南阳,去找刘备。兄弟见面,说了曹豹与吕布里应外合,夜袭徐州的经过。刘备默然不语,关羽埋怨道:“如今丢了城池,又失了嫂嫂,如何是好?”张飞又是羞愧又是着急,拔刀就要自刎。刘备连忙拦住,道:“我三人桃园结义,不求同生但求同死,如今已经失了城池家小,怎么能再伤我兄弟?”说完大哭。关羽、张飞俱默然流涕。
不久,刘备营寨被劫,兵士损失大半。正准备撤兵,忽然吕布派人送书,请刘备还屯小沛,并送还了家眷。 关羽、张飞心中不忿,刘备道:“此时只能屈身守分 [2] ,等待时机,不可强争。” [3] 从此与吕布交好往来,行若无事。
袁术见刘备退兵,大宴将士于寿春。孙策自从父亲去世,便投到了袁术手下。但袁术为人傲慢,时时流露出倨傲无礼的样子,孙策心中郁闷,退席而出,在月色下漫步。想到父亲一世英雄,自己却沦落到这等田地,不由得悲从中来,放声大哭。忽然两人从外进来,道:“君有不决之事,何不问我?”孙策一看,原来是父亲旧识朱治、吕范,于是道:“我哭,是恨不能继承父志罢了!”二人劝道:“不如借兵往江东,再图大事。”吕范道:“我有精壮百人,可助一臂之力。只恐袁公路不肯借兵。”孙策说:“我有亡父留下传国玉玺,可以为质。”吕范说:“公路想得此物久矣!必肯发兵。”
次日,孙策入见袁术,哭道:“父仇不能报,今母舅吴景,又为扬州刺史刘繇所逼,必将被害。策敢借雄兵数千,渡江救难省亲。恐明公不信,有亡父遗下玉玺,权为质当。”袁术大喜:“吾非要你玉玺,今且权留在此。我借兵三千、马五百匹与你。平定之后,可速回来。”孙策拜谢,遂引军马,带领朱治、吕范,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择日起兵。行至半路,忽然遇到 周瑜 [4] 领着一队人马,见了孙策,下马便拜。原来二人讨伐董卓之时相识于军中,交情甚密。二人同年,孙策年长两月,周瑜以兄事之。孙策见到周瑜,喜出望外,诉以衷情。周瑜说:“某愿效犬马之力,共图大事。”孙策喜道:“我得公瑾,大事可定!”周瑜遂举荐了江东二张:彭城张昭,字子布;广陵张纮,字子纲。二人皆有经天纬地之才,避乱隐居。孙策喜,拜张昭为长史,兼抚军中郎将;张纮为参谋正议校尉。
刘繇也是汉室宗亲,本为扬州刺史,后被袁术赶到江东,便占了曲阿,听说孙策带兵来了,忙引军到神亭岭下迎战。刘繇手下太史慈抢先出阵,要与孙策决个胜负,却被程普拍马拦住。两人大战了三十余合,刘繇忽然鸣金收兵。太史慈问:“我正要捉拿敌将,为何收兵?”刘繇道:“人报周瑜领军袭取曲阿,我家基业已失,不可久留,你速往秣陵,会同薛礼手下兵马,前来接应。”太史慈只得退军。孙策遂兵分五路, 长驱直进 [5] 。刘繇军兵大败,太史慈独力难挡,引十数骑连夜投泾县去了。
孙策当即率众攻打秣陵。薛礼闭门不敢出。孙策正攻城,忽有人报:“刘繇会合笮融去取牛渚。”孙策大怒,自提大军竟奔牛渚,刘繇、笮融二人出马迎敌。孙策说:“吾今到此,你如何不降?”刘繇部将于糜挺枪出马,与孙策战不到三回合,便被生擒过去。孙策正拨马回阵,刘繇部下樊能挺枪赶来,孙策阵上军士大叫:“背后有人暗算!” 孙策回头,忽见樊能,乃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翻身落马而死。 [6] 孙策又到门旗下,将已被挟死的于糜丢下。一霎时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自此人皆呼孙策为“小霸王”。
当日刘繇兵大败,人马大半投降。孙策兵攻下秣陵,遂移兵至泾县来捉太史慈。周瑜令三面攻县,只留东门放走;离城二十五里,三路各伏一军。太史慈被困,果然从东门杀了出去,一路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太史慈人困马乏,被绊马索绊倒。孙策闻知活捉了太史慈,亲自出营喝散士卒,解开绳索,将自己锦袍为他披上。太史慈感动,于是请降,并愿收拾刘繇手下残兵败将,一起来降。孙策大喜,约定道:“明日日中,望公来还。”太史慈应诺而去。诸将说:“太史慈此去必不来矣。”孙策道:“子义乃信义之士,必不背我。”众人不信。次日,恰将日中,太史慈引一千余众到寨。孙策大喜。众皆服策之知人。于是孙策聚数万之众,下江东,安民恤众,投者无数。江东之民,皆呼孙策为“孙郎”。由是兵势大盛,不久江南皆平。孙策分拨将士,把守各处城池、隘口,一面写表申奏朝廷,示好于曹操;一面使人致书与袁术取玉玺。
袁术暗有称帝之心,于是回书推托不还,急聚众人商议。长史杨大将说:“孙策据长江之险,兵精粮广。当先伐刘备,以报前日相攻之恨,然后图取孙策未迟。”袁术深以为然,当即给吕布修书一封,并送去粮食二十万斛,让他按兵不动。吕布大喜,收下粮食。袁术于是派大将纪灵统兵数万,进攻小沛。
刘备闻知此信,聚众商议。张飞要出战,孙乾说:“今小沛粮寡兵微,如何抵敌?可修书告急于吕布。”张飞说:“那厮如何肯来!”刘备说:“乾之言善。”遂修书与吕布。吕布与陈宫计议道:“玄德屯军小沛,未必对我有害;若袁术并了玄德,必将图我,我不能安枕矣。不如救玄德。”于是点兵起程,在沛县东南扎下营寨。纪灵知吕布领兵来救刘备,急令人致书,责其无信。吕布笑道:“我有一计,使袁、刘两家都不怨我。”于是请纪灵、刘备到自己寨中饮宴。
刘备带了关、张同往,刚刚坐定,人报纪灵到,刘备大惊,欲避之。吕布说:“我特请你二人来会,勿得生疑。”刘备未知其意,心下不安。
纪灵下马入寨,却见刘备在帐上坐,大惊,抽身便回,左右都拦不住,吕布向前一把扯回。纪灵问:“将军欲杀纪灵耶?”吕布道:“非也。”纪灵又问:“然则何事?”吕布道:“我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今为两家解之。”纪灵问:“请问如何解之?”吕布说:“我有一法,从天所决。”于是拉着纪灵入帐与刘备相见。吕布居中坐,纪灵居左,刘备居右,二人各怀疑忌。
酒行数巡,吕布道:“你两家看我面上,俱各罢兵。”刘备无语,纪灵道:“吾奉主公之命,专捉刘备,如何罢得?”那边张飞气冲冲只要厮杀。吕布大怒,令左右:“取我戟来。” 吕布提画戟在手,纪灵、刘备尽皆失色。 [7]
吕布令左右去辕门外将画戟远远插定。回头对纪灵、刘备道:“辕门离中军一百五十步,我若一箭射中戟上小枝,你两家罢兵;如射不中,你们各自回营,安排厮杀。有不从吾言者,并力拒之。”纪灵私忖:戟在一百五十步之外,安能便中?便一口许诺。吕布请众人入座,再各饮一杯酒。酒毕,只见吕布挽起袍袖,搭上箭,扯满弓,叫一声:“着!”箭去似流星落地,正中画戟小枝。帐上帐下将校齐声喝彩。
吕布射中画戟小枝,呵呵大笑,掷弓于地,执纪灵、刘备之手道:“此天令你两家罢兵也!”喝教军士:“斟酒来!我们各饮一大 觥 [8] 。”刘备暗称惭愧。纪灵默然半晌,道:“将军之言,不敢不听;奈纪灵回去,主公如何肯信?”吕布说:“我自作书复之便了。”酒又数巡,纪灵求书先回。刘备亦拜谢回营。
且说吕布回到徐州,闻听刘备在小沛招兵买马,也不在意。忽然手下宋宪、魏续来报,在山东买到好马三百余匹,回至沛县界首,被张飞装作山贼,抢去一半。吕布 勃然大怒 [9] ,即点兵往小沛来斗张飞。刘备闻知大惊,慌忙领兵出迎。两阵之间,刘备出马道:“兄长何故领兵到此?”吕布大骂道:“我辕门射戟,救你大难,你何故夺我马匹?”刘备说:“备因缺马,令人四下收买,安敢夺兄马匹?”张飞挺枪出马道:“是我夺了你好马!你今待怎么?”吕布骂道:“环眼贼!你累次藐视我!”张飞怒道:“我夺你马你便恼,你夺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说了!”吕布不再答话,挺戟出马来战张飞,两人酣战一百余合,未见胜负。刘备恐有疏失,急 鸣金收军 [10] 入城。
刘备将张飞责骂一番,随即令人至吕布营中,说情愿送还马匹,两相罢兵。陈宫道:“今不杀刘备,久后必为所害。”吕布听之,攻城愈急。刘备与糜竺、孙乾商议。孙乾说:“曹操所恨者,吕布也。不若弃城走许都,投奔曹操,借军破布,此为上策。”于是张飞在前,关羽在后,刘备自居于中,保护老小。当夜三更,乘着月明,杀出北门而走。吕布见刘备去了,也不来赶,令高顺守小沛,自己仍回徐州去了。
一枚传国玉玺,曾引得不少人垂涎,孙坚更因此丢掉了性命。可是孙策却果断地用它换来三千兵马,一举平定了江东。其实,是否能登上龙椅,建立一代霸业,与玉玺无关,却与实力有关。很多时候,我们会被一些表面的东西所迷惑,而忘了真正重要的东西。
[1]
【辕门】
古代将帅在战场驻扎地军营的大门。在宿营处用车围作屏藩,出入之处,仰起两辆车子,使两车的辕相向交接,形成半圆形的门,叫作“辕门”。
[2]
【屈身守分】
屈身,身体弯曲;守分,安分守己。形容非常恭敬的样子。
[3]
【关羽、张飞心中不忿,刘备道:“此时只能屈身守分,等待时机,不可强争。”】
分析:吕布夺了刘备的城池,可是刘备明白自己实力不够,只能暂时忍耐,等待时机。
[4]
【周瑜】
字公瑾。据说容貌英俊、精通音律。孙策遇刺身亡后,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政事,后在伐蜀路上逝世。
[5]
【长驱直进】
长驱,不停顿地策马快跑。指长距离不停顿地快速行进,形容进军迅猛,不可阻挡。
[6]
【孙策回头,忽见樊能,乃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翻身落马而死。】
分析: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孙策回身大喝,干净利落,更出人意料,可以想象当时战场上紧张激烈的气氛。
[7]
【吕布提画戟在手,纪灵、刘备尽皆失色。】
分析:吕布只是拿出画戟,就让两人大惊失色,可见吕布的勇猛无敌,确实震慑人心。
[8]
【觥】
古代酒器,腹椭圆,上有提梁,底有圈足,兽头形盖,亦有整个酒器为兽形的,并附有小勺。常用“觥筹交错”形容宴饮尽欢。
[9]
【勃然大怒】
勃然,突然的意思。形容人突然变脸大发脾气。
[10]
【鸣金收军】
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