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陈自陈后主(也即长城公)开始就走向衰亡,当时的吏治败坏。《资治通鉴·陈纪十》载,长城公至德二年(公元584年),当时“宦官近习,内外连结,援引宗戚,纵横不法,卖官鬻狱,货赂公行”,也就是说陈后主身边的宦官和亲信,内外相互勾结,援引宗族亲戚,横行不法,卖官鬻狱,贿赂公行,导致朝廷赏罚都出自宫廷。
还有,中书舍人施文庆,曾在陈后主为太子时供职东宫,他非常聪明,反应灵敏,记忆力强,通晓吏职政务,办事很有条理,因而大受陈后主宠幸。施文庆又向陈后主推荐了与他关系好的沈客卿、阳惠朗、徐哲、暨慧景等人,陈后主都提拔重用,任命沈客卿为中书舍人,兼掌中书省金帛局。当时陈后主大修宫室,府库没钱,沈客卿奏请无论官吏还是平民,都交纳入市关税,且增加征收数额。陈后主于是任命阳惠朗担任太市令,暨慧景担任尚书金都、仓都令史。阳惠朗、暨慧景两人原本是小吏出身,考校文簿,丝毫不差;但都不知为政大体,督责苛烦,聚敛没有止境,官吏百姓都怨声载道。沈客卿总领督责,每年收入超过正常数额数十倍。陈后主大为高兴,更感到施文庆能知人,尤其亲近倚重,朝廷大小事情无不委任给他。施文庆等人转相引荐,成为达官显贵的有五十人。
由于吏治败坏,最终陈朝在隋朝的大举进攻下灭亡,陈后主也被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