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压岁钱应该归谁所有?

案情回放

乐乐今年10岁,每年过年时,他都会从长辈那里收到压岁钱。每次收到压岁钱以后,乐乐的妈妈都会表示乐乐还小,由她帮他把压岁钱保存起来,用于他以后上学、上课外班的教育支出,而乐乐也总是很主动地将压岁钱交给妈妈。一次,乐乐的好朋友过生日,乐乐想要给他送个生日礼物,他想到自己有一套科普书内容很丰富,便想要买一套送给朋友。他找到妈妈,想要一些压岁钱用于买书。可妈妈却不好意思地表示,乐乐的压岁钱已经被她用于日常消费花完了。乐乐因此闹了脾气,妈妈批评他斤斤计较,还说他是小孩子,他的钱就是家长的钱。请问,乐乐的压岁钱究竟该归谁呢?

法律解析

过年时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习俗,压岁钱承载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从法律上讲,这是一种赠与行为,而接受压岁钱的人一般为未成年人,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民法典》第19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第20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也就是说,对于接受压岁钱来讲,8周岁(不含8周岁)以下的孩子,需要家长代为接受;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以自己接受,因为接受压岁钱是纯获利益的行为。

根据《民法典》第266条的规定,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享有所有权。压岁钱为接受赠与所得,属于孩子所有。父母帮忙保管孩子的压岁钱,应该站在履行监护人责任的基础上。《民法典》第35条第1款和第2款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与被监护人利益有关的决定时,应当根据被监护人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也就是说,监护人不能因为被监护人是未成年人就无视他们的意志,随意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在使用孩子的压岁钱时,应当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智力状况,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尊重孩子的真实想法。

在上面的案例中,11岁的乐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独立接受赠与,得到的压岁钱也应当归乐乐所有。但是,由于乐乐目前心智尚未成熟,所以乐乐的妈妈可以帮他保管压岁钱。但是,压岁钱是属于乐乐的财产,妈妈不能随意将压岁钱用于日常生活支出,而应当尊重乐乐的意愿。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9条,第20条,第35条第1款、第2款,第266条 V4vmIA+9suO/sLWFdXXS+panw9D9ivxaCvwelKV4UyBA2RN48s6xG7Ayeyr5FBy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