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惹上官司的“追踪报道”

前不久,学校成立了校园广播站,品学兼优的肖甜毫无悬念地当选了采编兼播音员。她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和执着的工作态度,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表现出超乎寻常的新闻潜质。但前不久,肖甜却因为一起“追踪报道”惹上了官司。

一天中午,肖甜正在寝室午休。突然,一声尖叫从隔壁床铺传来。“怎么啦?”被惊醒的室友翻身爬起。“我的手表不见了!”王蒙大惊失色地喊。

“手表不见了?”肖甜一听,她那敏锐的新闻神经立即活跃起来,迅速凑到“当事人”王蒙面前。王蒙告诉肖甜,手表是舅舅从瑞士带回来的名表,价值上万元。室友们都不想背上偷盗的罪名,她们把各自的行李翻了个底朝天,但手表依然不见踪影。

“看来手表不在寝室。”肖甜让王蒙尽量回忆,王蒙终于记起来上体育课的时候手表还在。“也就是说,你的手表可能是在体育课后不见的。”肖甜分析道。

原来,体育课上,王蒙将手表揣进外套兜里,把外套放在操场的护栏上,下课后,她忘了拿外套。午休后一觉醒来,她才发现手表不见了。为了帮助王蒙找手表,肖甜马上通过校园广播以“校园手表失窃案”为标题播报了这条消息,希望大家积极提供线索。

遗憾的是,消息播出后她一条线索也没收到。倔强的肖甜决定亲自“侦破案件”,她还信誓旦旦地在广播中说:“请大家继续关注校园失窃案的跟踪报道。”

经过明察暗访,肖甜初步锁定两个“嫌疑犯”——张军和王乾。张军是“惯犯”,曾经偷窃过同学的财物。王乾老实本分,平时少言寡语。他俩今年都是15岁,曾经在王蒙放置外套的护栏前长时间逗留,都有作案的机会。

为了弄清真相,肖甜又进行了深度调查,她发现这两个人都沉迷网络游戏,前段时间在网吧都有欠债。“难道这两个人为了还债合谋偷表?”肖甜在心里暗暗地想。但经过暗访,肖甜发现他俩平时并没有什么交集。

没过多久,学校放假了,这给肖甜的“侦破”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她以“校园失窃案现端倪”为题播报了“案件”的进展,还补充说道:“欲知后情,请看本人博客。”

这个假期,为了找出真正的窃贼,肖甜只要有时间就猫在两个“嫌犯”家附近的路口,观察他们的动向。

几天后,肖甜终于发现王乾和张军鬼鬼祟祟地去了公园。她一路跟踪,偷听到两人的对话。原来,那天体育课后,王乾悄悄地走到护栏边,偷走了手表。没想到,他的行动被张军发现了。怀着“见者有份”的心理,他俩密谋找买主。之前为了掩人耳目,他们一直没敢行动。

“原来窃贼是你们,快交出手表!”肖甜正义凛然地吼道。

“你先打赢我们再说。”张军和王乾面露凶光。

肖甜从没见过这种阵势,吓得连声呼救。幸好执勤的民警路过,救了肖甜。民警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把张军和王乾带走了。

事情总算真相大白。肖甜花了一天时间,把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写成一篇文章,以“校园失窃案真相大白”为题放到网上,没想到点击量当天就上百。

之后,肖甜还把张军和王乾的照片、住址以及在班里的表现等情况一股脑儿地说出来,录成视频,上传到网上。很快,这段视频的点击量过千。

“哈哈,我真是个新闻天才!”正当肖甜为自己的得意之作沾沾自喜时,她上传的视频被屏蔽了。几天后,一张法院传票悄然而至。原来,她因为追踪报道“校园手表失窃案”被张军和王乾的家长告上了法庭。

“偷了东西还不让人说吗?”肖甜顿时傻眼了。你知道肖甜为什么会惹上官司吗?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法律知识链接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自然人享有隐私权。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的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零三条也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司法行政部门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有关案件中未成年人的姓名、影像、住所、就读学校以及其他可能识别出其身份的信息。

本故事中,张军、王乾均15岁,为未成年人。他俩的偷窃行为应按照盗窃罪的相关法律条文依法论处。但肖甜把他俩的详细资料录成视频上传到网上,披露了未成年人的隐私,同样触犯了法律。因此,肖甜上传的视频很快被屏蔽,她因此也成了被告。但考虑到肖甜同样是未成年人,所以法院对她的案件也不会公开审理。 jRj7VHpog5LFJ+LXNUkvyV2EYsXCk2PWKZPFAC1HJuQDn4uAXzXWmlfjrJU6pBS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