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令人怀念的大铁伞

最近,我在电视上观看相扑比赛,从前那种双脚死死抵住土俵边缘的剑峰 ,反弓身躯将顶进自己怀里的对手压倒取胜类型的相扑力士几乎已经绝迹了。

恐怕与昔日相比,今日的相扑力士的腰腿肉眼可见地变得羸弱了。双叶山过去被称为“二枚腰” ,在他的关胁、大关 时代,曾经两度抵御住宿敌镜岩(被称为“猛牛”)的突进,使出一记拧身后摔,将其扔出土俵。这样的趣味在最近的相扑比赛里已经完全不见了。

昭和十二年春,也就是我念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前田山、名寄岩、鯱之里被世人称为新入幕 的三驾马车。从那时起,我就一直痴迷于相扑——

当时,除非家住平民町,不然家长很少会带孩子去国技馆 。那时候不像现在有电视机,当时的孩子连行司 和传唤 都分不清,至于横纲的入场仪式、四股 的踏法就更是一知半解了。不过,由于我父亲喜欢相扑,经常受到银行客户的招待去看相扑比赛,我也就乘便出入于国技馆。久而久之,我在班上博得了一个“相扑博士”的名头。

我们在小学校园里用蜡石堆出土俵,两个同级生分别报上自己喜欢的相扑力士的名号,随着一声“干吧!”我们的相扑比赛就开始了。我一般担任行司和传唤。

实际上,就算在收音机里听到播音员嘶喊“准备时间结束!行司翻转指挥扇!” 但如果从没有亲眼看过,小孩子还是很难想象出“翻转指挥扇”的情景。因此,我当时还得把这些基础知识一一教给同学。

有一天,父亲对我说:“今天带你去国技馆。”我那一整天都高兴得没心思听课。

快到国技馆时,我从出租车的车窗看见了一家 野味店 。不晓得这家店现在怎么样了,但在当时,店头倒吊着几头野猪。一看见野味店,我就知道“马上到国技馆了”,心情愈发激动起来。

毁于战火的旧两国国技馆与现在新建的藏前国技馆的最大区别就在于那柄“大铁伞”。

圆形穹顶的中心延伸出呈放射线状的铁骨架,宛如阳伞的一根根伞骨。大铁伞的每根伞骨上装有无数个电灯泡。入场仪式已经结束,随着幕内力士的比赛即将开幕,会场里的气氛逐渐热烈高涨之时,头顶的大铁伞上的无数灯泡一瞬间亮了起来。电灯泡并非一下子全都亮起,而是啪——啪——啪——分三次逐渐明亮起来。兴奋的观众发出地动山摇的呼喊,让我也跟着热血沸腾起来了。

观看相扑比赛着实让人大呼过瘾。刚开始的时候,就连大声为自己喜欢的力士声援都会感到难为情,但是随着整个会场都陷入狂热,不知不觉间,我也被裹挟进这热烈的旋涡,扯着嗓子喊:“上啊!名寄岩——!”

小学四年级时,我在国技馆见证了六十九连胜的双叶山在冲击七十连胜时败给安艺海。这件事我以前也写过,便不在这里重复了。

现在的相扑比赛虽然也有赏金制度,但在我小时候,获胜的力士经常能取得银杯或者盾牌之类的奖品。行司站在土俵中高声宣布:“本次作为悬赏奖品的银杯,由大阪每日新闻社赞助……”我们那些小学生可喜欢模仿这段词儿了。

相扑的话题一写起来就刹不住车。对了,说起来,写写那时候活跃的著名力士的特征和绰号,或许会有读者和我一样觉得怀念吧?

我的相扑兴趣主要集中于玉锦时代以后的比赛,那之前的相扑历史就不大了解了。被誉为“相扑之神”的幡濑川,擅长腿法的名手、绰号“章鱼脚”的新海,我都只是略有耳闻。名震天下的出羽岳那时已经掉出幕内力士的行列。我还记得那位著名的大关清水川,在摆架势时昂起镰刀般的脖子睥睨对手。

前文提及了“猛牛”镜岩之名,镜岩也摘得过大关的桂冠,一手不要命似的二丁投 绝技令人叹为观止。说到绝技,两国的投橹 、笠置山的二枚蹴 、五岛的插手拧身摔、大浪的抄腿都是精湛无比的奇招。我们还远远地见过肥州山连续将数名对手摔出场外的壮举。

我记得当时还有“太鼓肚四天王”的叫法,分别是玉锦、大潮、盘石、海光山。海光山的脸长得像鬓角很长的中年妇女,他和最近的青叶城属于同一类型。出身立浪道场的大八洲足足有六尺高,长着旺盛的胸毛,也是个奇怪的力士。

父亲告诉我,德川家达、大岛伯鹤等痴迷相扑的名流那时皆是国技馆的常客,有免费出入的特权。他们悠然地跪坐在楼座上观赛,而我时常向那边投去敬畏的目光。

不妨让我再稍稍列举一二吧。素有古代武士之风的土州山,仿佛从彩色浮世绘版画中走出来的大和锦,从幕内垫底一路连胜升至第二、三名的出羽凑,有“炮弹力士”别名的巴㵼,被称作“练习场横纲”的五岛,以刻苦训练闻名的和歌岛,长着一张娃娃脸的腿法高手绫升,擅长投技的旭川,精通上推的大邱山、番神山、锦华山,以推手著称的楯甲、驹之里,应征入伍的九州山。

星甲(后更名鹤岭)、源氏山、北海(后更名四海波)、青叶山等力士虽然长期处于十两 级别,却各有各的独到之处。源氏山那颗脑袋就跟深深嵌进两肩之间似的。

一般说起美男子力士都会想到鯱之里,但让儿时的我心生“啊!太帅了”的感想的力士是松浦㵼,真叫一个威风凛凛,前额的发际线是富士山的形状。他后来改名叫大蛇㵼,却是个娇嫩水灵的男人,迷得台下的艺伎们神魂颠倒。但是他出招凶狠毒辣,我还清楚地记得他用一记背摔将对手重重地砸在土俵的沙上。且不说柔道如何,背摔这一招在相扑比赛中是极为少见的。

金湊身材矮小但擅长凭技巧取胜,他常年处于幕内力士的低位,被称为“新入幕者杀手”,也就是像魔鬼军曹一样的角色。每个刚刚晋升幕内力士的新人都不得不做好被金湊收拾一通的觉悟。

我曾经在某家中华料理店和金湊同席就餐。那一晚在孩子的心里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便来说说那时的事吧。

那是什么时候的事呢?“二战”业已爆发,东京的街头也染上了战时的色彩。警视厅下达了训令,饭馆、能招艺伎游乐的酒馆之类的娱乐场所必须缩短营业时间。想来是昭和十四年左右的事情。

我和父亲一同看完相扑后,受一位年轻的土木建筑承包商的招待前往日比谷的陶陶亭。此人特别喜欢金湊,那天恰逢金湊战胜强敌,他便特意设下宴席为金湊庆功。因此,我有幸和这位只闻其名的“新入幕者杀手”坐同一张桌,还正好是脸对脸的位置。

对于少年的我而言,对那一夜印象深刻的另一个原因是,正处于战时体制下的东京物资极度匮乏,几乎没有去陶陶亭这种高档饭馆的机会。

承包商看上去兴高采烈,满面红光,一个人说个不停。“前些日子,我去看了那些尚未进入等级榜的新人力士的比赛。跟那些相扑通说得一点不差,有意思极了。不过,为了看比赛,天没亮就得起床。我和妻子两个人摸黑爬起来,开车前往国技馆的途中叫警察给拦住了。真是个糟透的时代呐。

“我跟警官解释:‘接下来要去看新人相扑。’但跟他们根本就说不通。这些家伙估计听都没听过‘新人相扑’这个说法。对方轻蔑地看向这边,指定以为我们是彻夜玩到黎明才回家。警官还讯问道:‘这女人是怎么回事?咖啡馆的女侍?舞娘?’哈哈。”

“这可真是无妄之灾呐。”

“对啊。我妻子气得一下子绷着脸,说:‘反正我就是个咖啡馆的女侍嘛。’哈哈。”

“原来如此。哈哈。”

承包商一个人说得起兴,父亲没什么兴趣地应着声。另一边,金湊默默地将饭菜一扫而光。

我则是茫然愣神,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大人们的对话。那之后已经过了四十多年,如今将那段情景重现出来,未曾想那时候的对话竟仿佛刻在我的脑海中。

那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到相扑力士,然而,我对金湊本人没有留下任何印象。反倒是“咖啡馆的女侍”让我印象深刻。 DgtUG4dRBvqbAJ7zniNGVmfcIlWoaUcVq57OI+2TqBPA7sISzwK2NRzgPq5RXLF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