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医疗外交已成为区域性大国外交竞合的“标配”。对比美日两国的卫生外交、印度的医疗外交、韩国的韩医外交等收获的显著成果,中医外交更像一股厚积薄发的新生力量。

《中医外交:传统、对话与善意》(下称《中医外交》)从“中医外交总论”“现代中医外交实践”“中医药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双边合作与中医外交”“中医外交的推动与展望”五个部分进行介绍。

“中医外交总论”辨析了中医外交与公共外交、民间外交、卫生外交等概念,在此基础上,对中医外交的主体、客体、执行者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界定。本书介绍的中医外交多元价值,在卫生外交、经济外交、科技外交、环境外交和文化外交领域内都有体现。

现代中医外交实践的形式十分丰富,《中医外交》对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与分析:(1)对现代中医外交实践及运用策略进行了探讨,将中医外交分为医疗援助型、首脑参与型、多边合作型和支点吸引型四种类型,进行翔实的阐述。(2)通过专门章节探讨了“针灸热”这一现象,并对“尼克松访华验针灸”等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

中医药参与全球卫生治理是广泛而深入的。本书以中亚、海合会、西亚、北非、中东欧等区域为例,分析当地的卫生治理情况与诉求,结合中医药的优势与特点,研究中医药参与全球卫生治理的路径。

《中医外交》对中医外交基础进行了双边合作分析:(1)对中医药在中东欧地区、上海合作组织、欧盟及非盟框架下的双边合作进行论述,针对不同区域及组织特点,探讨中医药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选取美国、墨西哥、澳大利亚、南非、朝鲜、缅甸和黎巴嫩为例,既有发达国家,也有发展中国家,既有中医药发展基础良好的国家,也有发展较弱的国家,较为全面地展现中医药海外国别发展现状。

《中医外交》对中医外交的推动与展望进行了有益探讨。包括:(1)对中医外交重要载体中医药海外中心和中医药对外合作基地的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设意见。(2)对中医药参与“一带一路”经济产业合作和中医药文化传播进行了专题研讨。(3)提出推动中医外交的建议与展望,为中医外交进行顶层设计,针对诸多“痛点”切中肯綮地提出中医外交总体战略,探讨中医外交的基本原则、外交布局、政策保障和推进策略。《中医外交》一书旨在为中医从业者、中医药企业了解中医外交价值,推动中医药“走出去”提供参考;为国际关系学者、外交工作者了解和研究中医外交提供借鉴。本书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evaw9Wo915orE9Gmkj1CB9NGXImSv3C736UrKfKCxCCSxlbAWoxmssC+wP/cWv/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