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甲辰入秋,喻之兄掷下其皇皇巨制《识金石:勘碑校帖研薮》,嘱为序,余先睹初嚼,开卷受益矣。上篇以唐代刻石考鉴,集辑五文,解读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社会观念、意识形态以及书法艺术等,如开篇之《虞世南〈汝南公主墓志铭并序稿〉本事》揭示虞氏起草此稿乃是倡导薄葬之理念;又《镇江打捞疑似〈瘗鹤铭〉残石鉴证》论述残石时代与书风,倾向出于唐人之手云云。中篇以两宋丛帖探讨,集辑七文,综述辑刻丛帖风习源流始末,进而探索若干重要集帖之相关问题,如《善本〈乐毅论〉刻帖、书帖梳理偶得》《最善本〈皇象帖〉汇校心得》,倡导精准鉴别不同版本书法点画之存佚变化;尤其《再论上海博物馆藏南宋“修内司本”〈淳熙阁帖〉》一文,披露久不为人所晓,具备皇家“血统”而硕果仅存之御刻“修内司本”之《淳熙阁帖》十卷本,其信息量不可谓不大也。回望2003年上海博物馆(全书简称“上博”)重金购得海归北宋皇家祖刻“最善本”《淳化阁帖》四卷,名噪一时,如此合璧及其他,实可谓上博庋藏北南宋刻拓《淳化阁帖》之海内外重镇也。下篇则辑三国诸葛亮法书刻帖专论七文,集中论述其草书《远涉帖》与隶书《玄莫帖》辗转流传至今演变历程与不同版本、真伪优劣之学术议案,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论点新颖、见解独到。全书洋洋二十余万言,历时十余载,其功力可见,余叹服不止矣。

上海博物馆庋藏历代善本碑帖之总量逾三万册,无论碑刻还是法帖,抑或丛帖、单刻帖,不乏稀世珍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与艺术价值,实乃我国古籍善本碑版文献之收藏重镇也。上博的首任馆长徐森玉先生即是一位著名的金石版本学家和目录文献学家,其策杖访求文物珍品,尤重善本图书,搜集大量稀世之宝,并编纂《上海博物馆藏书》,为上博藏书、藏碑、藏帖奠定了重要基础。随徐老左右之汪庆正先生,初任其学术秘书,后投入碑版刻石与善本目录之学,对上博古籍善本与碑版刻石研究功不可没,更对宋拓“最善本”《淳化阁帖》四卷及翁氏藏书回归祖国倾注心力最多。而堪称沪上古籍泰斗的沈宗威,乃上博整理、保管善本古籍碑帖目录之顶梁,其传统文化功底深厚,经纶满腹,尤令我辈佩服。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上博老馆长沈之瑜曾提议建立碑帖库房,向社会招聘,余有缘应试入榜,却阴差阳错随马公供职上博,研习金石之学廿载有余,而碑版刻石之好却始终伴我而不弃,更与喻之兄“情投意合”,今见其功绩大成,虽生一丝妒意,却由衷钦佩,并庆幸上博古籍碑版刻石之学代不乏人也。

是为序。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教授

甲辰桂月吉时 PfO8yUndlCuBSCuiMuNN4vR291ZbKWo6/53Y9ass9sIOVDMdCytUydEhrJ56/NS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