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暑期将至,我们迎来《中国美术研究:汉画艺术研究》的面世。新冠病毒依然在全球肆虐,中国已迎来了阶段性的胜利,让我们期待全面抗疫胜利的早日到来!

本辑首栏是“美术考古研究”。汪小洋将宗教美术考古学科分为依附期、停滞期、初建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并分析了宗教学、美术学和考古学的关联。韩鼎通过对商代阜南龙虎尊纹饰的再研究,管窥了中华文明早期共同体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趋势。庄程恒以墓葬美术中的十二生肖主题为切入点,探讨了南方地区墓葬神煞体系中的“唐宋之变”。李慧君则从随葬品组合的演变出发,论述了墓葬中十二生肖俑的佛教因素。

“汉画艺术研究”是本辑的重点栏目。王煜、彭慧探讨了东汉中晚期至魏晋时期一种较为特殊的植物题材——连理树图像,揭示了该图像学寓意。温德朝根据榜题和格套确定十四幅汉代“秋胡戏妻”题材画像,指出其叙事空间具有伦理建构、心理期冀、政治谏议等多重文化功能。邓宽宇通过对马王堆两幅T形帛画细节的考究,分析了二者主旨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

“佛教美术研究”栏目中,戴晓云以大足石刻材料为中心,敦煌材料为辅,辨别了“新、旧”两种水陆的形态。龙忠、陈丽娟对敦煌遗书S.011弥勒经变图展开了研究,考证了其内容和年代。张柘潭关注到摩醯逻矩罗毁佛是犍陀罗艺术受到重创的代表性事件,对中国佛教美术的发展和传播路线产生了重要影响。张世吉、邵军认为,六拏具图式的生成除了受到佛经和粉本的约束外,还产生于各种图像因素在不同空间反复移植的过程之中。

“古代绘画史研究”栏目中,唐波分析了《唐朝名画录》中吴道子“功德画”发生的历史背景,在吴道子与其画作的宗教信仰之间构建了一座桥梁。许永福、包雪蕾通过“画病”的角度,分析了后世仿赵孟頫的作品在传承宋人山水理法上的得失。何清俊通过梳理明清武汉方志和舆图,推断出《江汉揽胜图》的准确绘制时间,颇有新意。郭建平、陈阿曼以托伪都氏的《铁网珊瑚》为线索,揭示了书画类古籍托伪方式的多样性。

“陶瓷、漆器艺术研究”栏目收录了三篇文章,分别就顺康青花洞石秋叶诗句纹饰的政治隐喻、16世纪至18世纪亚洲外销漆器表现的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以及漆艺创新过程中的礼敬、扬弃与转化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艺术设计研究”中,陈彦姝从明代鉴藏类书籍入手,深入剖析了明代收藏家与文人的“雅宋”观念。吴衍发、薛配对非遗传承视域下美术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进行了探讨,提出建构学校、政府、企业与非遗传承人等多方合作的双导师协同共生机制,形成特色化发展的研究生培养互惠共生模式。

本辑“艺术书评”栏目向大家郑重推荐江苏师范大学兰芳副教授的新著《西北有高楼:汉代陶楼的造物艺术寻踪》 GZCh22hWm8Nfq+EhoOp6ZjKnUHRGKB3LbYQ6EJMU3htYqOjFLHAl38xb9EO/nGv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