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导读

金秋之际,学子们复学归来,校园再次焕发了朝气与生机。《中国美术研究:古代绘画史研究》也与大家见面了。

本辑“佛教美术研究”栏目以阮荣春教授的《天人随考》一文领衔,该文考证了佛教美术中天人图像的源流。朱浒通过对阿旃陀石窟中本生故事壁画的内容和艺术技法进行分析与考证,认为阿旃陀石窟壁画为中国早期石窟寺中的本生故事壁画提供了参考和样本。李雯雯通过对早期纪年造像、说法场景的手势、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后认为,犍陀罗式说法印与无畏印、禅定印相比,出现的时间较晚。陈长虹对“兜跋毗沙门天王”图像组合及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天王双足间捧足女像是鬼子母,该组合原型来自印度民间崇奉的财神药叉。任平山对甘肃永登红城镇感恩寺壁画残片进行拼合研究,进一步推定了壁画原始布局及主题。

在“古代绘画史研究(一)”栏目中,王宏伟通过对董其昌“仿倪”山水题跋进行分析,提出了其中更为隐秘的时代特征和人性因素。岳进认为明人注重通过视觉幻象认同审美体验的真实感,总结了明代山水视觉接受文化的表征。王一楠认为北宋画家乔仲常“精巧”和“出新”的特点在《后赤壁赋图》中得到展现,并进一步分析了乔仲常所创图式的流转和意义的变化。赖俊威对元代山水画的“山居”概念及其图式进行了探讨。

“古代绘画史研究(二)”栏目中,黄宗贤、肖雪以“西园雅集”题材绘画作为研究点,探讨其图像渊源,分析图像模式,进一步拓展“西园雅集”题材绘画研究的视域。陈亚建在艺术社会史视域下,对《江行初雪图》作出新解。程国栋对晚明袁无涯刊本《水浒传》插图进行考析,观察到晚明版画界的两个重要现象:“雅化”以及“挪用和抄袭”。

“书法艺术研究”栏目收录了四篇文章,张索通过对夏承焘书作的研究,探索其书卷气的成因以及对当代书法教育的意义。彭再生分析了晚明时代背景下的艺术革新和在个性勃发晚明书风背后,隐藏着的焦虑情绪。杨宏鹏探讨了黑格尔艺术等级观对中国书法地位论的“选择性影响”。赵明从传播史、出版史视角,对近代中国书法传播方式变革影响下的书法内在理路进行分析,以上海地区碑帖印刷情况来窥探书法史中容易被忽略的现象。

“近现代美术史研究”栏目收录了两篇论文,彭飞对《留日中华学生名簿》中的留学美术生名录进行整理,并指出该名录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性。宫力对陆俨少的连环画创作进行了专项研究。

“工艺美术研究”栏目中,王景会、潘天波指出廓清唐代工匠精神的多向溢出与制度关联及其因果结构关系,或能裨益于当代社会对工匠精神的涵养与弘扬。沈也认为让漆艺术的传统美学在当代语境中得到发展才是对其最好的传承。 bUNNVkgSkkUnf6aq62S8zhj68VzrxgPPNA2EnRMrKPUuzlpJEU19NMhMzRbEbrr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