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大甘吉的药叉女像

朱浒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上海,200241)

大甘吉(Didarganj)的药叉女被认为是古代印度艺术中的一个独特和杰出的个案。此件雕像高162.5厘米,约制作于公元前3世纪的孔雀王朝时期。此药叉女手持拂尘,故又被称为持拂药叉女像。现藏巴特那市的比哈尔邦博物馆。

这尊真人尺寸的雕塑由浅黄色砂石精心打磨而成,高度抛光。代表了一种古印度理想主义的女性人体。这尊雕塑于1917年在恒河岸边的大甘吉巴特那地区被发现。一位名叫毛拉维·古拉姆·拉苏尔的男子在追捕一条蛇的时候发现了这尊被河床淤泥掩盖的精美塑像。

这尊塑像是古印度女性人体美的经典之作。其身材比例符合梵文与巴利文中规定的女性美的标准。其面部优雅,皮肤细腻光滑,体态丰腴,颈部戴着精美的项链,乳房夸张浑圆,腰肢纤细,脖颈与小腹处的褶皱自然匀称,下身的裙装华丽,表现出古印度的艺术家对女性理想身体的刻画,与中国重视礼教而忽视女性特征的审美传统迥然有别。

药叉女手持的拂尘,亦源自古印度。由于古印度天气炎热,蚊虫众多,人们使用拂子驱赶蚊虫,尤其佛教徒在坐禅修行的时候,拂尘大有作为,被称为“拂蚊子物”。唐代高僧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载:“佛言:‘我今准许诸比丘畜拂蚊子物。’”起初,拂尘为药叉、药叉女所持,后来被佛教吸纳,成为菩萨手执的法器,在阿旃陀石窟的胁侍菩萨雕像中随处可见。在中国,拂尘也是汉传佛教法器,象征扫去烦恼。

公元前320年左右,摩揭陀国的旃陀罗笈多击败了马其顿侵略军,建立孔雀王朝。巴特那是孔雀王朝的都城,当时被称为华氏城。孔雀王朝虽然短暂,但其艺术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尤其是吸收了希腊化艺术和波斯艺术的养分,结合印度本土的信仰,形成了印度艺术史的第一个高峰。孔雀王朝的雕刻以动物形象为主,例如著名的阿育王三狮柱,生动写实。此时虽然佛教已经在孔雀王朝境内流传,但尚处于无佛像时代,人物造像发现不多,且多为印度传统民间信仰的山林水泽的精灵。大甘吉的药叉女像是孔雀王朝人物造像的精品,反映了印度雕刻艺术造第一个高峰时期的最高艺术成就。

图3 刘赦《维也纳郊外的雪系列之五》,纸本水墨,70cm×100cm,2020年

图5 刘赦《水乡系列之一》,纸本水墨,70cm×100cm,2021年 MgPXJSCNBAy8cGfVkliZBzh6jtAuIDMMEdachzm3rqC7AFCovQ3JAqzaLvyRwk3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