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题二王书

笔成冢 ,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铤,不作张芝作索靖 。(《东坡题跋》卷之四)

【注释】

①二王:即王羲之与王献之。王献之(344—386),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官至中书令,世称“王大令”。工书,兼精诸体,尤以行草擅名。与父羲之并称“二王”。传世作品有《洛神赋十三行》《鸭头丸帖》《送梨帖》《中秋帖》《地黄汤帖》等。

②笔成冢:冢,隆起的坟茔。唐李绰《尚书故实》谓智永住永欣寺,积年学书,后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千……后取笔头瘗之,号为“退笔冢”。宋朱长文《续书断·妙品》云:“(怀素)临学勤苦,故笔颓委,作笔冢以瘗之。”

③张芝(?—约192):字伯英。敦煌渊泉(今甘肃酒泉)人,徙居弘农华阴(今陕西)。东汉书法家,善隶、行、草、飞白书,三国时魏韦诞学其书,尊之为“草圣”。索靖(239—303):字幼安。敦煌(今属甘肃)人。官征西司马、尚书郎。西晋书法家,善草、楷、隶,传张芝书法而变其行迹,骨势峻迈,富于笔力。《月仪帖》《出师颂》《急就章》传为索靖所书。

【今译】

写坏的笔堆得像坟一样隆起,池子里的清水因洗笔而变成了墨池,即使达不到王羲之的水平,也能赶上王献之。毛笔用秃千万管,墨研磨掉千万块,即便比不上张芝,也能做索靖一样的书家。 lGD09KZuAN1V8zUmL58UGIGpApB7RD/0HhoJ8iWmwgjvWmyNUeMXabQM3nPb0PF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