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辨法帖

辨书之难,正如听响切脉,知其美恶则可,自谓必能正名之者,皆过也。今官本十卷法帖中 。真伪相杂至多。逸少部中有《出宿饯行》一帖,乃张说文 。又有“不具,释智永白”者 ,亦在逸少部中,此最疏谬。余尝于秘阁观墨迹,皆唐人硬黄上临本,惟《鹅群》一帖,似是献之真笔。后又于李玮都尉家,见谢尚、王衍等数人书,超然绝俗。考其印记,王涯家本。其他但得唐人临本,皆可蓄。(《东坡题跋》卷之四)

【注释】

①官本:官府刻印或收藏的书籍法帖,此处指《淳化阁帖》。

②张说(667—731):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③释智永:即智永,生卒年不详,本姓王,名法极。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南朝陈、隋间书法家。王羲之七世孙,继承祖法,精勤书艺,相传曾手写《真草千字文》八百余本,分送浙东诸寺。当时求书者很多,住处门限踏损,裹以铁皮,号为“铁门限”。唐张怀瓘《书断》评其书:“气调下于欧、虞,精熟过于羊、薄。”所书《真草千字文》有墨迹本及关中刻本。

图2 〔隋〕智永《真草千字文》(局部)

【今译】

辨别书法真伪之难,正如看病听声把脉,知道它是好是坏即可,认为自己一定能够辨正名称的人,都是错的。现在官府的十卷法帖中,真伪相杂的情况极多。王羲之部类中有《出宿饯行》一帖,是张说的文字。又有“不具,释智永白”字样的也混在王羲之帖中,这是最粗疏谬误的。我曾在内府秘阁中观看墨迹,都是唐人硬黄纸的临摹本,只有《鹅群》一帖,像是王献之的真迹。后来又在李玮都尉家见到谢尚、王衍等数人的书迹,超群绝俗。考查其中的印记,是王涯家的藏本。其他只要得到唐人的临摹本,都值得收藏。 j7ua2sBQ1+i75PkHGiqeNwAbfcfajC2PRkUSLPySIm5tPku6o6DYbpBtXbFp3Ev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