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妍,要各存之以心,会其妙处尔。
《兰亭》虽是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以为准,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为圣人。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鲁之闭门者曰 ① :“吾将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 ② 。”可以学书矣。(《山谷题跋》卷之四)
①闭门者:隐士。谢绝人事,不与人交往的人。
②柳下惠:本姓展,名获,字禽,春秋时期鲁国人。“柳下”是他的食邑,“惠”是他的谥号,故后人称之为“柳下惠”。柳下惠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其“坐怀不乱”的故事广为流传。
《兰亭序》草稿是王羲之平生最得意的书作。反复观赏它,几乎没有一字一笔不合人意。传世摹写本或许在肥瘦上有所差别,但也自成其美。关键在于各自把它用心记住,领会它的精妙之处吧。
《兰亭序》虽然是真、行书取法的根本,然而不必一笔一画皆以它为准则。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没有小的过错,有过错而不妨害他们的睿智圣明,这就是他们成为圣人的原因。不善于学习的人,即使是圣人不对的地方也学习它,因此被局部所蒙蔽。现今世上学习《兰亭序》的多是这样的人。鲁国隐士说:“我将用我的不足之处,学柳下惠的长处。”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学习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