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书法家协会而言,人民的范围有三个层次,专业书法家、业余书法爱好者和普罗大众,实即协会工作的面要实现从家到者到界的跨越。
专业书法家层面,书法组织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即,一、引导书法家潜心古代艺术传统,传承艺术,宏扬艺术。因为,书法精品是历代人民创造的产物。不传承,不宏扬,就对不起古代的人民。二、引导书法家深入人民,扎根生活,提高修养,用艺术作品讴歌新时代,反映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风貌。这其实是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题材来自于人民,艺术灵感来自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艺术作品的成功与否要接受人民的检验。三、通过专业展出、学术研讨、高端交流等形式,提高专业艺术家的专业水平,实现艺术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艺术从高原向高峰的飞跃。
业余书法爱好者层面,要充分发挥书法家协会专业委员会、各团体会员单位的作用,通过专业展览活动中的点评,通过考级、培训、讲座等形式,提高业余书法爱好者的技法水平,帮助他们从业余向专业发展。
普罗大众层面,书法家协会要通过专业展览活动中的导览,提高他们的艺术感知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通过书法家协会的微信平台、抖音平台丰富他们的艺术知识,特别要提高他们识别书法作品的高雅与低俗、识别江湖艺人、防止艺术品买卖被坑、被骗的能力。在某高校,曾经出现被江湖艺人欺骗,把大学讲台拱手让给江湖艺人作书法演讲,传播低俗书法的现象。某省副省长为江湖书法家站台讲话,某银行行长用三万元购买一幅不入流书家的作品。看到这些现象,无不痛心。
围绕三个层面的书法工作,我以为,理想的模式是,协会领着专家走,专家领着百姓走,一手大咖,一手大众。这对书法家协会的考验着实不小。因为,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书法家尤其是大牌书法家是否愿意团结在书法家协会的旗下,值得思考。唯有书法家协会自身加强建设,不断提高凝聚力,才能实现协会领着专家走的目的。而面向业余书法爱好者和普罗大众,必须要求书法家协会的专业委员会建设和团体会员建设卓有成效,足够强大。
是否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我认为,检验与衡量的标准可包括如下几点:一、协会是否做强做大。因为,协会作为公立单位,有编制,有场地,有经费,是人民纳税供养的。做不大,做不强,就对不起人民。二、有没有推出名家、推出名作。名家名作的诞生,不仅是书法家协会的光荣,文联的光荣,也是书法家协会所在城市的光荣,更是这座城市人民的光荣。三、书法艺术活动、书法成果有没有普惠共享,得到人民的认可。活动不论大小,不论高端与否,都要入民心、合民意、受欢迎。展览类活动开幕式的人数特别是开幕式后自发前来的观展人数、讲座类活动听众自发的上座率、书法家协会微信平台与抖音平台的粉丝数和点击量,还有广大会员对所在书法家协会的评价和满意度均是检验和衡量的指标。
上海书协“祖国万岁”大型灯光秀
上海书协抗疫作品捐赠仪式
英雄榜(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作品展)
要实现目标,突破点有三:一是观念。任何行为受制于观念,观念解决想的问题,有怎样的观念便会有怎样的行为和结果,如何想,才能决定如何做。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工作手段、工作对象、工作效果,一切的一切都由观念来先导。二是调研。人民在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对于书法艺术的需求想些什么、缺少什么、需要什么,必须要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精准发力,才能避免形式主义和花拳绣腿。中央倡导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其着力点即在此。三是策划。要使想法变成现实,理念化为成果,必须要有创意地去策划。如活动形式如何创新,如何发挥互联网作用,如何跨界融合,如何加强宣传,增强艺术活动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都要通过策划来完成。书法家协会编制人数有限,如何有创意进行策划,也是一个难题。所以,不妨从会员中发现策划人才,善借会员之力,加强与专业策划团队的合作,协会驻会人员加强学习,提高创意策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