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江苏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发展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

江苏提出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在较长时期内,包括江苏在内,我国经济发展主要采取了跟随型、模仿型发展模式,有效降低了发展成本与风险,是我国在经济起飞和后发追赶阶段所能采取的优选方案。但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传统跟随型、模仿型发展模式的比较收益显著降低、内在弊端充分显现,创新发展路径、转变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创新必然伴随风险,探索必然遭遇挑战,但畏惧创新、不敢探索带来的风险更大、问题更多。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挑战,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江苏唯有坚持创新、敢于探索、强化引领,坚定不移推进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发展,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战胜风险挑战,开创美好未来。

(一)主要矛盾转变催生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成为主旋律,“三个发展”构成江苏高质量发展最佳实现路径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是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依据。主要矛盾决定主攻方向,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决定了全国和江苏未来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短缺经济时代,发展的重心在于谋求量的扩张,以追求高速度、上规模为要义;在新时代,发展的重心则在于质的提升,在持续创新中形成高质量、高效率供给;同时要拓展供给谱系,从重物质供给转而拓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广义供给。江苏推进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发展,要策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变,从追求高速度、上规模的物质供给,转向以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的高质量、高效率、创新型的多层次供给,这既从根本上规定了江苏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发展的时代内涵,反过来,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发展也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现路径。

(二)新科技浪潮澎湃兴起,全球经济技术范式深刻重构,“三个发展”成为江苏追赶全球科技产业前沿的战略进路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字革命、网络革命、智能革命爆发颠覆未来的力量,科技创新对生产、生活的渗透和影响持续深化。各种原创性、颠覆性、跨界性创新纷至沓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地位决定着各经济体的竞争态势和前途命运。国家围绕科技创新持续加码,《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国家战略陆续推出。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江苏过去主要依托低成本竞争优势嵌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未来需要更多融入全球创新链,锻造基于创新和产业特色的竞争优势,推动跟随型发展向引领型发展转型,根本提升自身在全球产业价值分工体系中的位势。

(三)城市群虹吸高端要素,创新城市群成制胜关键,“三个发展”有机嵌入城乡特色空间将构筑江苏崭新优势

当前全球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创新型城市群尤其是世界级都市核心区越来越成为区域制胜的核心因素。城市群特别是世界级城市群成为全球竞合的基本单元,高端资源要素布局出现“再中心化”趋势。高端产业发展更须依托优势城市环境和城市群高度协作,城市群尤其是都市核心区在未来全球和区域竞争中的地位更加凸显。江苏既要深度融入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建设,借力上海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链接全球高端资源要素,也要培育提升扬子江城市群、徐州城市群等重点城市群能级,同时高起点培育大中小城市、特色乡镇、田园乡村等生产、生活、生态、人文、创新各类空间,锻造以世界级创新型城市群为引领,涵养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颜值生态的城乡空间结构。

(四)新旧因子渗透融合,产业形态迭代升级,“三个发展”为江苏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高质量的产业根基

从全球产业发展的趋势看,培育新经济、新实体经济、新服务经济渗透融合的创新集群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力量源。科技革命不断催生新经济形态,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新经济快速生长,传统制造业转向网络化、智能化、生态化、服务化而形成新竞争优势,金融与服务在推进实体经济快速迭代过程中愈发关键,服务经济引领产业高级化进程。作为全球产业重镇特别是世界级制造业核心区,江苏在产业层面推进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发展,其核心要义在于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本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不断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不断夯实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产业基础。

(五)人文治理赋能区域,软性要素价值凸显,实现“三个发展”与提升江苏软实力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十九大报告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是影响地区发展的“慢变量”,却也是具有决定性的深处层次变量。一方面,新经济形态和模式不断涌现,人文对经济的融合渗透日益加深和拓展,人文因子广泛渗透于物质形态的产品及生产模式当中,不断激发产品与技术创新,推动功能与审美交会融合,促进产业附加值持续提升;另一方面,伴随社会主体日益多元,社会交往日益深化,社会矛盾日益复杂,亟待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以良治善治实现对社会各主体的有效整合,维持良好社会秩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江苏人文治理基础良好,有条件建成人文繁盛、治理高效的首善之区,既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提供软实力支撑,也赋予江苏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发展以时代化特色化内涵。

(六)资源竞争更趋激烈,综合生态决胜未来,“三个发展”为江苏营造优良创新生态提供决定性的战略支撑

从区域环境向度看,未来区域竞争将继续保持激烈态势,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综合生态日益成为终极竞争优势。优势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区域之间的资源竞争必将更趋激烈,唯有形成高品质的综合创新生态,才能吸引创新创业者,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拥有良好创新生态将成为未来领先地区的最终形态,形成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江苏实现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发展,离不开构建强有力的区域创新生态,为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发展提供丰富滋养,形成充沛、可持续的动力支持。

从江苏发展现状看,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江苏发展到了“不创新不行,创新慢了也不行”的阶段,并作出“聚力创新”的战略部署,如今已取得初步成效,但江苏整体发展尚未转入创新轨道,创新仍面临深层次制约。江苏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九年位居全国第一,2017年被广东超越,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江苏创新仍存在结构性短板。究其根源,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广东特别是深圳从传统增长模式转向创新发展模式动作早、力度大,率先进入创新性发展“收获期”;比较而言,江苏仍处于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力量积蓄期。行百里者半九十。面对不进则退的区域竞争态势,江苏必须基于自身特点开展前瞻性探索,提升创新能力、提高创新质效,以创新驱动的实质性进展实现在全国的引领性发展。 OT4pdq58uKX8o0wOzioFHBs6HSzRPv+OGbOZkiRbMTfA7FowI+gXQjmFRPpZwx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