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探索历程与初步成就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省份的总体背景和实践

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等战略目标所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我国早在2006年初就吹响了“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号角,随后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总体目标,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标志性指标,即“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党的十七大确立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党的十八大明确将“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纳入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三步走战略,即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对应的量化指标是到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到2030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党的十九大在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两阶段划分中,再次强调了“从2020年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阶段性目标,并且发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在整个报告中“创新”一词出现了57次。

当前,我国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2016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5676.7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11%,已经迈过了国际通用的创新型国家门槛值(2%);截至2016年底,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8.0件。根据彭博社发布的2016年彭博创新指数,我国在全球创新型国家排名中由上年的第22位升至第21位。

创新型省份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我国从2013年开始在国家层面推行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江苏成为首个试点省份,随后安徽(2013)、陕西(2014)、浙江(2014)、湖北(2016)、广东(2016)、福建(2016)、四川(2017)、山东(2017)等陆续启动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为了进一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确保2020年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科技部于2016年专门制定了《建设创新型省份工作指引》,对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程序等作出总体部署,并制定了涵盖区域竞争力、区域创新能力、区域创新创业生态、区域创新特色优势4个方面30个指标的“建设创新型省份指标体系”。

(二)江苏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探索历程与初步成就

江苏作为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一直高度重视创新工作,早在2006年就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创新型省份建设的工作,提出了“到2015年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的奋斗目标”,2011年5月发布了《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到2015年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的标志性指标,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人力资本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5%以上、百亿元GDP专利授权数达400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以上”。2013年,江苏经科技部批复同意正式成为全国首个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份,随之出台的《创新型省份建设推进计划(2013—2015年)》明确提出,“到2015年,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主要指标达到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水平”,其中关键性的指标要求包括“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以上、每万名劳动力研发人员数超过80人年、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1万家、居民科学素质达标率超过7%、现代教育发展水平达85%、信息化发展水平达83%、人均预期寿命达77岁等”。2016年江苏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政策支撑体系。当前,江苏在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省份方面已经达成了高度一致的战略共识。2016年11月召开的江苏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直接以“聚力创新”开题,在整个报告正文中,“创新”一词的出现频率高达62次,并且明确指出,“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进一步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对比8个主要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份的规划目标值可以看出,江苏在建设创新型省份方面作出了高标准、高起点的率先探索。从时间节点来看,江苏将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的时间提前了3—5年,比广东、山东提前了3年,比浙江、福建、四川、安徽、湖北提前了5年。从关键指标的规划目标值来看,江苏定的标准普遍较高。例如,研发投入强度,江苏2015年2.5%的标准,山东要2018年才能实现,福建、四川、湖北、安徽要2020年及以后才能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江苏2015年的标准要远高于福建、四川、安徽、湖北2020年的标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江苏2015年的标准仅比浙江2020年的标准低2个百分点,显著高于其他省份2020年的标准;科技进步贡献率,江苏2015年的标准相当于甚至高于广东、山东、福建、四川、安徽2020年的标准。

表4.1 创新型省份建设试点省份规划年份目标值

(续表)

江苏牢记自身为全国探路的重要职责使命,扎实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实效。江苏创新型省份建设成绩单上最醒目的是,2009—2016年,江苏连续8年区域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一。① 从创新投入来看。江苏历来重视研发投入,研发投入绝对规模和相对强度均稳步提高,早在2009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就达到2.04%,超过创新型国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的门槛值(2%),研发经费支出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各省区首位。2016年,江苏研发经费投入为2026.9亿元,占全国比重为12.93%,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2.66%,投入强度指标仍然领跑同类省区(京津沪三大直辖市除外)。② 从创新主体来看。江苏充分发挥自身文化底蕴深厚、科教资源丰裕的优势,汇集了大批的创新人才、创新机构和创新企业。2016年,全省从事科技活动人员118万人,其中研究与发展(R&D)人员75万人,全省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97人,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北京、上海;全省90%以上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研发机构,政府部门属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144个,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170个,科技服务平台29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26个,企业院士工作站344个,经国家认定的技术中心104家;全省按国家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1.2万家,已建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47个。③ 从创新产出来看。2016年,全省授权专利23.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4.1万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8.5件,全省企业共申请专利33.9万件;全年PCT国际专利申请受理量3213件,仅次于广东、北京。④ 从创新经济来看。2016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6.7万亿元,同比增长8.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1.5%,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达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5%,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0.2%;全省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Xj54X5y4xijXIvCXv2gnKNYj+O7b5g8ArBF2V7ou3Yy9LRA46ts1UQAVx+ijfH8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