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天晚上,李华正在家中和家人一起看电视。突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是一个陌生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是公安人员。这名公安人员告知李华他被怀疑参与了一起网络诈骗案件,需要他立即到公安局接受调查。
李华被吓坏了,他从来没有做过任何违法的事情,更别说是网络诈骗了。尽管李华极力否认,但公安人员告诉他,他的银行账户被用来转移了大量的非法资金,他需要到公安局解释这件事。
李华在公安局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夜晚。公安人员问了他很多问题,手机和电脑也被查看了。公安人员告诉他,他现在是这起网络诈骗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要对他进行刑事拘留。
李华为此感到非常害怕和困惑,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他一直以为只有犯罪的人才会被称为犯罪嫌疑人,可他并没有犯罪,现在公安人员这样称呼他,难道他已经是一名罪犯了吗?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在本书非法条引用部分均简称《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其他相关引用的法律法规能简称的都亦同,全书统一。
在这个案例中,李华是犯罪嫌疑人,但这并不意味着李华就是罪犯。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所有的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没有经过法定程序并由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以前,都应当被推定为无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罪推定原则”。
李华有权利聘请律师或者自行辩护,直到法院作出有罪判决前,都应被视为无罪。
李华聘请律师寻求帮助,同时积极配合案件调查,公安机关很快调查清楚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是有人盗用了李华的银行卡,用于非法转移资金。
李华听后松了一口气。他终于明白自己并没有犯罪,他的犯罪嫌疑人身份也因此得以撤销。
犯罪嫌疑人和罪犯是两个具有明确定义和不同法律地位的概念。犯罪嫌疑人,是指因自己的行为或者其他证据被怀疑犯罪的人。罪犯,则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由法院依法作出有罪判决的人。
公民如果被确定为犯罪嫌疑人,可以如何做呢?
(1)聘请专业的刑事律师。专业的刑事律师具备法律专业知识和经验,能够帮助犯罪嫌疑人了解他们的权利,并提供有效的法律咨询和策略。
(2)在刑事律师的协助下,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从而避免在调查过程中公民自身的权益受到侵害。
(3)向公安机关提供自身无罪或罪轻的证据及线索,这些证据和线索包括但不限于短信、邮件、录像、物证等。公民有权利和义务向公安机关提供这些证据和线索。
(4)公民也可以通过律师,调取有利于自己的证据,证明自己无罪或者罪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