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拾 长亭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有行旅就少不了送别,有送别就少不了长亭、短亭。

古时,亭子就跟行旅驿站的功能结合在一起,它们往往修在驿路古道或者山腰水边,供过路旅人歇脚打尖,饱览风景,迎来送往。

明末清初画家萧云从描绘与友人告别的《长亭送别图》比较典型。

〔明〕《长亭送别图》局部 萧云从 弗利尔美术馆藏

画中题跋曰:“……黯然魂销无以说,因停篙衔管,挥洒骤成。不更有别离之慨也,遂长揖以去。”从题跋的句意和书写上看,此画是画家即兴而作,一气呵成,饱含深情。

《长亭送别图》题跋

这是一幅长卷画作。从卷首开始,先描绘了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几处民居点缀其间,一派山清水秀、流泉飞瀑的田园风光。然后,重点描绘了一户人家的日常生活。有人在厨房生火做饭,有人在厅堂饮茶聊天,有人在庭院中活动劳作,还有人在卧室卿卿我我,展露出自然自在的农家风情。

山路弯弯,又引出一座曲折的双层高架渡槽。“饮水思源”,这仿佛也象征着画家对家乡深厚热烈的情谊。

层层渲染,先抑后扬,长卷画面已经过去五分之四时,重点才出现:江边长亭,一人独立远眺,目送着旅人的帆船渐渐消失在天际,久久不肯离去。没有送别时的把手叮咛,缠缠绵绵,一切深情厚谊尽在这孤独的身影中。

乡情依依,故土难离。画家为这场送别做了充足的铺垫。此画笔法轻柔,设色淡雅,既画出了浓浓的乡情,又画出了隐隐的忧伤。这样的故乡,这样的送别,无论是谁都难免百感交集,依依不舍。

李白说:“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对旅人而言,长亭是启程,也是归程。 1msGdXYwjP96ZEL/nro2H2CuT3oe2fepleeTFwjm9dYWc3rBfdYPRJvJTm9E83F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