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旅题材的古画中,怎么分辨谁是官员,谁是百姓呢?
有一个比较靠谱的方法就是看男主角的随从是否带着伞。一般来说,随从拿伞的就是官员。这种伞不是一般的伞,应该是特制的官伞。
〔南宋〕《七子度关图》局部 李唐(传) 弗利尔美术馆藏
伞盖是朝廷的象征,是权力的象征,代表着官方仪仗或者官员的身份。那时信息不发达,官员和百姓之间,甚至官员和官员之间可能都互不认识。官员出行携带的官伞,既是实用器具,又是工作证和介绍信。
〔东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宋摹本局部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元代的《商山四皓图》,画的是汉高祖时期的太子刘盈,携随从邀请隐居商山的四位秦末隐士高人下山辅佐自己的故事。太子的仪仗中就有代表身份的宫廷官伞。
〔元〕《商山四皓图》局部 佚名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明代周臣的《袁安卧雪图》中,前去探望袁安的洛阳令身后,一个随从为他撑着一把硕大的官伞。
〔明〕《袁安卧雪图》局部 周臣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朱端的《弘农渡虎图》,描绘东汉弘农(今属河南)太守刘昆治理有方,老虎都不忍在此继续为非作歹,驮着幼崽渡河而去的情景。画中骑着白马的刘昆身后,一位随从扛伞,一位随从捧印,表明他经常下乡体察民情,处理公务。
〔明〕《弘农渡虎图》局部 朱端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钟馗作为唐代终南山的进士,其伞纵然破,但是也有人为他打着。
〔清〕《钟馗探梅图》局部 金廷标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以后看到这类图,就可以判定画中骑驴之人多半是位官员。
〔元〕《秋山行旅图轴》局部 王渊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但是,行旅带伞的也并非都是官员。普通文人和百姓出行,也会带伞、打伞,主要看伞的大小和人物气质。比如这几位,看样子都是自己动手、自食其力的普通百姓。
〔元〕《溪桥风雨图》局部 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风雨归舟图》局部 戴进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丰年瑞雪图》局部 萧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